中國清代畫傢。字秋嶽,號新羅山人,福建上杭人。出身貧苦傢庭,早年曾作過造紙坊學徒。自小喜愛繪畫,勤奮好學。傳說當地重修華氏宗祠,華嵒為正廳畫壁畫4幅,遭到鄉紳反對,便憤然離傢出走。康熙四十二年(1703)寓居杭州,與當地文士徐逢吉、蔣雪樵、吳石倉、厲鶚等友善,勵志讀書,對詩文和繪畫,均有所成就。康熙五十六年前後至北京,獲特旨召試,授以縣丞之職。因偶然發現自己的作品被人當作包裝紙使用,感憤之下,毅然離京,先後遊歷瞭熱河、泰山、廬山等名山勝跡,開闊瞭視野和胸襟襟。南歸後常往來於杭州、揚州之間,以賣畫為生。在揚州寓居員果堂、張瓠谷傢,得以與金農、高翔、李鱓、鄭燮、許濱、程北熊、丁皋等畫傢、文人相交,在畫藝上互相交流,彼此推重。華嵒由於出身寒微,在賣畫生涯中倍嘗艱苦,養就瞭他關心民生、憤世嫉俗、潔身自好的思想品質,然而一生貧困,終老佈衣。卒後有《離垢集》5卷藏於室,至道光五年(1825)才刊刻行世。

  華嵒由學習民間繪畫入手,進而學習文人畫,花鳥、人物、山水兼善。花鳥畫早年受惲壽平影響,進而取法於朱耷和石濤,於造型嚴謹的沒骨法技法中,融匯進率意、瀟灑的水墨技巧,幹筆濕筆並用,設色淡而艷,雅而麗,形成一種獨特的小寫意畫法。取材廣泛,觀察精微,善於捕捉自然中各種花鳥千姿百態的變化,創造出具體而多樣的意境,健康活潑、生趣盎然。代表作品有《桃潭浴鴨圖》、《山雀愛梅圖》、《秋樹鬥禽圖》等。人物畫近學王樹穀,上溯陳洪綬、馬和之及李公麟等。取材多歷史人物、文學故事、民間神話、城鄉風俗及邊塞風光等。構思巧妙,立意新穎,往往通過富有生活的情節選擇,著意於環境氣氛的烘托,創造出饒有風趣、耐人尋味的作品。人物形象稍事誇張,個性鮮明,不落前人程式。代表作品有《天山積雪圖》、《寒駝殘雪圖》、《村學圖》、《閑聽說舊圖》、《鍾馗嫁妹圖》等。能作肖像畫,有《自畫像》傳世。山水畫由惲壽平入手,追溯明代唐寅,泛濫宋元諸傢。筆致清新,色調明快。用筆灑脫,變化有致。代表作品有《白雲松舍圖》、《溪山晴雪圖》等。

《桃潭浴鴨圖》

  華嵒的繪畫藝術,既保持瞭職業畫傢的素質和長處,又吸收瞭文人畫傢的優點,比一般民間畫師講究筆墨和韻致,並具有平易通俗的特點。張庚《國朝畫征錄》評為“脫去時習,而力追古法,不求妍媚,誠為近日空谷足音”。華嵒生前弟子除其子華浚外,僅張四教、奚岡、汪漣3人,卒後私淑者與日俱增,尤其對海派的影響更為突出,如改琦、費丹旭、任頤、虛谷等,都曾潛心學習華嵒的藝術,不同程度的受到他風格的影響。

  華嵒兼善書法並詩,有《離垢集》、《解館詩集》傳世。

  

參考書目

 薛永年:《華嵒研究》,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