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指繪畫中之筆法。亦稱肌理,通常多用於指油畫和水彩畫中運筆的痕跡。畫傢運筆時,借助顏料的厚薄對比、調合劑的濃淡變化、落筆的輕重力度、運筆的快慢節奏及點染的氣韻感覺,體現物件質感、量感、體積感和光影虛實的描繪能力。如用稀薄的顏料,輕勻柔潤的筆法渲染出縹緲的雲天和明淨的水面,而用濃重的顏料,重疊堆砌的筆觸塑造出堅硬的巖石和厚實的土地;如用枯澀的筆法刻畫蒼顏老者的形貌,而以細膩的用筆描繪年輕少女的肌膚。筆觸與物象表面帖切吻合,造成很強的真實感。另一方面,筆觸亦和和線條有某種相同的涵義,不同的筆觸感覺有不同的表情特征。跳蕩輕松的筆觸,給人以灑脫和愉快的感覺;凝重沉實的筆觸,給人以樸厚或堅定的感覺;迅疾有力的運筆,表現出奔放奮發的情緒;顫動狂暴的運筆,宣泄出熱烈或激憤的心理。筆觸成為畫傢性格、情趣、藝術秉賦的自然流露,表現為畫傢的藝術風格和個性特征。肌理則指運用顏料厚薄不同的筆觸或其他方法在畫面上形成的表層組織效果,又稱畫面的物理效果。如重疊交織的顏料厚度變化形成的近似淺浮雕的畫面效果,如結合表現質感需要在顏料摻合沙子、木屑等方法,使畫面在一定光線下,表層結構顯示出富有表現力的凸凹變化。此外還包含繪畫底子的因素,如畫佈的粗細以及紋理的橫斜構造等。恰當選擇不同質地的繪畫底子,合理運用材料的肌理效果,也有增強畫面本身美感因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