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畢卡索

  西班牙-法國畫傢。1881年10月25日生於西班牙南部小鎮馬拉加,1973年4月8日卒於法國穆然城。父親是一位藝術教師。他自幼年起愛好藝術,15歲時隨父母遷居到巴賽隆納,在該城美術學校學習。雖然他曾考入馬德裡聖費爾南南多美術學院,但因為對學院派保守的教學方法不滿,便很快離開馬德裡回到巴塞羅那。巴塞羅那對當時西歐的各種新文化思潮反應很敏感。著名的四貓咖啡店是文化界人士聚會的沙龍,畢加索是這個沙龍中年齡最小的常客。當時流行的各種藝術思潮如象征主義、批判現實主義、印象主義、自然主義、唯美主義,對他都有吸引力。他還在巴塞羅那接觸到社會的下層,在一群失意、潦倒而又極富於思考的同行中,呼吸到籠罩著整個西班牙的社會氣息。在復雜的社會矛盾面前,他的內心充滿著憂慮。當時他曾對友人說:“憂鬱創造藝術”。

  藍色時期至粉紅色時期 1900~1903年,是畢加索創作中的藍色時期,他采用低沉、不明朗的藍色調表現充滿著孤寂、荒涼和悲愴的情緒,畫中的人物多半是貧困者、殘疾人、病人、老人和孤獨者。作品有《熨衣服的婦女》、《喝苦艾酒者》、《老猶太人》、《塞萊斯蒂內》和《人生》等。1903~1905年間,畢加索的畫裡出現瞭柔和的淡黃褐色或粉紅色,描繪的大都是演員、江湖藝人、醜角等。這一創作階段,通常被稱作粉紅色時期,作品有《雜技演員之傢》、《演奏吉它的老人》等。畢加索的早期作品屬於批判現實主義的范疇,但含有西班牙民族藝術的特征和20世紀初的時代氣息,含有較濃的悲劇成分和神秘的色彩。

《熨衣服的女人》

  畢加索藝術的成熟變革和當時歐洲的藝術中心巴黎有密切的關系。1900年10月,他第1次到巴黎,看到瞭巴黎新藝術的探索成果,看到瞭H.de圖盧茲-洛特雷克、E.德加、P.塞尚、V.凡高等人的畫,受到啟發和刺激。1904年,畢加索在巴黎定居,住在雜居著三教九流的蒙馬特爾區,和巴黎的新藝術思潮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立體主義時期至古典主義 1907年是畢加索創作的轉折期。這一年,他創作瞭《亞威農少女》。為作此畫,他用炭筆、鉛筆、色粉、水彩和油畫,創作瞭30多幅草圖、小稿和人物速寫。畢加索拋棄瞭西方傳統繪畫的造型法則,大膽地向文藝復興以來確立的審美法則挑戰,畫中沒有任何情節,沒有具體的環境描寫,在一個畫面上(主要在右邊兩個婦女的造型上)表現正面、側面和斜切面,追求一種結構的美。《亞威農少女》被視為立體主義的開端。畢加索和另一位參加過野獸主義的畫傢G.佈拉克被認為是立體主義的主將。1908~1909年,是分解的立體主義階段;1911~1914年,則是綜合的立體主義階段。分解的立體主義就是在不破壞繪畫平面性,不模仿客觀物象表面的情況下,同時描繪出一個物象的幾個方面,就像我們從不同的視點去看一個物象一樣,從而能創造出一種能界定量感與其間關系的繪畫語言。分解的立體主義排斥裝飾性的阿拉伯圖案和明亮的色彩,如《少女和曼多林》(1910)、《卡恩韋勒像》(1910)。在綜合的立體主義階段,色彩重新被重視,出現灰色、黃綠色和淡黃色之間的色調,實物(如藤椅座位的一部分或報紙的標題)被引進畫面,並采用拼貼法,如《靜物與藤椅》(1911~1912)等。

  立體主義運動並沒有留下系統的理論。它的產生大致可以歸納為下述幾方面的因素:①繼承塞尚已經開始的對幾何形美的追求,把幾何形的結構美引向極致;②19世紀末科學技術的進步給立體主義以啟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X光的發現,現代工業機械化揭示的美,驅使藝術傢要突破兩度空間的局限,在平面上創造出三度、四度空間的繪畫來;③古代西班牙伊比利亞人的藝術、非洲黑人藝術的影響;④唯心主義哲學思潮的影響──19世紀末以來尼采的主觀唯心主義和藝術至上的觀念、柏格森的直覺論,促使許多藝術傢尋求表現超脫客觀的主觀世界。

《生命》

  1915年,畢加索開始對J.-A.-D.安格爾精確而細致的素描感興趣,畫風也由立體主義轉向新古典主義,在嚴謹的造型中,用誇張的手法表達宏偉磅礴的氣勢。如油畫《競跑》(1922),素描《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肖像》等。20年代中期,畢加索迷戀於超現實主義,與這一運動的領導人A.佈雷東交往密切,並參加過超現實主義展覽。1925年的油畫《三個舞蹈的人》,出現痙攣似的變形。在此以後的數年間,他筆下的人物往往是極端扭曲和不安的,可能受到超現實主義者J.米羅和Y.唐居伊的影響。30年代初期,畢加索畫瞭許多被稱作《宮女》的裸體女人像,色彩強烈。之後,又畫瞭不少以鬥牛為題材的作品。

  西班牙內戰至納粹占領時期 最能顯示畢加索進步思想的作品是壁畫《格爾尼卡》(1937)。在30年代的西班牙內戰中,畢加索堅定地站在共和國一邊,反對獨裁的佛朗哥政權。他欣然接受瞭馬德裡共和政府的任命,擔任普拉多博物館館長的榮譽職務。他出售瞭自己的部分藏畫,向共和國提供40萬法朗的募捐款項,救濟災民。1937年,他畫瞭連續性的版畫《佛朗哥的夢幻與宣言》,並附以詩作,表示對佛朗哥的痛恨與譴責。在此以後不久,畢加索應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的委托,為次年春季舉行的巴黎國際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創作裝飾畫。正當他醞釀題材時,4月26日發生瞭法西斯空軍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鎮格爾尼卡,殺害無辜和平居民的事件。畢加索以這次空襲事件為題材,創作瞭壁畫《格爾尼卡》(349.3×776.6厘米)。他采用瞭半寫實的象征性手法和單純的黑、白、灰三色組成低沉的調子,渲染悲劇性的氣氛,表現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

  在德國納粹占領法國期間,畢加索保持瞭愛國者的氣節,在巴黎閉門作畫,拒絕法西斯的利誘。1944年,他參加瞭法國共產黨。他表示“繪畫決不是為瞭裝飾住宅,它是抵抗和打擊敵人的戰鬥武器。”戰後,畢加索創作大幅油畫《屍骨存放所》,描寫法西斯集中營內的餓殍,表示對法西斯獸行和黑暗勢力的憤怒譴責。50年代初,畢加索積極參加瞭保衛世界和平的運動。他的一幅描繪鴿子的版畫,被在巴黎召開的保衛世界和平大會作為會標,人們親切地稱它為和平鴿。這期間,在畢加索創作中具有特殊意義的是油畫《朝鮮的屠殺》及《戰爭》與《和平》。反映美國侵略朝鮮這一事件的《朝鮮的屠殺》,畫面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平原和一群射擊的士兵,象征美帝國主義和南朝鮮當局;另一部分是山區和一群遭受射擊的無辜居民,象征朝鮮人民。《戰爭》與《和平》的語言也是象征性的,前者表現戰車和惡神在黑色幽靈的伴隨下踐踏人類的文明,後者表現人類歡樂、幸福與和平的景象。

  1946年以後 畢加索長期住在法國南部。在這期間,他根據N.普桑、J.-L.大衛和E.德拉克洛瓦等人的作品,重新加以發揮,畫瞭一些隨意的、富於想象的油畫;創作瞭不少精美的版畫和書籍插圖;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巴黎總部大廈創作瞭裝飾性繪畫。而尤其珍貴的,是他在陶器藝術領域所作的試驗。他吸收民間制陶藝術的經驗,創造瞭一批很有特色的彩陶小雕塑和彩陶器皿。

模仿庫爾貝的作品

  畢加索享年92歲,他給人類遺留下來的各類美術品達600萬件之多;他的私人收藏,包括他自己及朋友的作品,已捐贈給法國政府。巴黎建有畢加索博物館。

  畢加索作為藝術革新傢載入世界藝術史冊。他利用瞭西方現代哲學、心理學、自然科學的成果,吸收瞭非洲藝術和民間藝術的營養,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出有表現感的藝術語言,對於西方及世界20世紀藝術有極大的推動。他的極端變形和誇張的藝術語言,被人們稱作“破壞的形式”,在表現畸形的資本主義社會和扭曲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方面,很有力量,而在歌頌新生活的秩序、光明,表現人類生活朝氣蓬勃方面,往往顯得不夠有力。但是,他毫不疲倦的探索精神,他用自己的藝術關註人類的命運和社會的前途,永遠值得人們紀念。

  

參考書目

 羅蘭特·潘羅斯著,周國珍等譯:《畢加索生平與創作》,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1986。

 Christian Zervos,Picɑsso,19 vols,paris,1932 on.

 Roland Penrose, Picɑsso: His Life ɑnd Work,London,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