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戲曲目錄提要著作。近代武進人董康據《樂府考略》和《傳奇匯考》編定。共46卷,著錄雜劇、傳奇684種。

  《樂府考略》和《傳奇匯考》是在清康熙末年先後編成的兩種戲曲目錄。著者不詳。兩書內容、體例基本相同,現均無完整本傳存。王國維、陳毅(士弓)、董康各得部分殘本。董康即採用《樂府考略》、《傳奇匯考》的原文,按作品產生年代先後,分別卷帙,編成《提要》。

  乾隆四十二年(1777),兩淮巡監禦禦史伊齡阿奉旨在揚州設局,修改雜劇、傳奇中的所謂“違礙”文字。總校官黃文暘以一年時間,詳閱蘇州織造所進呈的劇本,後將古今作者,“撮其關目大概”,著錄劇目近1000種(號稱1013種,實則978種),成《曲海》20卷,此書不見傳本。目錄載於李鬥《揚州畫舫錄》,後通稱“曲海目”。同治時,管庭芬加以校錄、增補,成《重訂曲海總目》。董康以為,《樂府考略》、《傳奇匯考》即“《曲海》所據之藍本”,所以把自己編定的書稱為《曲海總目提要》。但據今人北嬰、趙景深等考定,“曲海目”所載有許多地方是和《樂府考略》、《傳奇匯考》互相歧異的,“曲海目”既非以《樂府考略》、《傳奇匯考》為藍本,《曲海總目提要》也不是以“曲海目”為藍本,所以《曲海總目提要》與黃文暘的《曲海》實際上沒有承襲關系。

  《曲海總目提要》匯錄瞭自元至清代乾隆年間近700種戲曲劇目,敘述瞭它們的情節,並輯錄瞭很多考證材料。它所敘述的作品,很多現已失傳或為世所罕見,今人隻能從中窺見大概。因此,《曲海總目提要》為今人研究古代戲曲提供瞭豐富的珍貴資料,成為便於查檢的重要的工具書。但書名雖為“曲海總目”,所收劇目卻遠遠不全,遺漏甚多;提要部分,疏於考證,劇名和作者,或張冠李戴,或主觀誤定;有的劇情介紹與原作相距很遠,應用時都需加以考訂。

  《曲海總目提要》有1928年上海大東書局鉛印本,劇目不分雜劇、傳奇的類別,無索引。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重排本,始區分類別,附索引,對原書的疏訛也作瞭考訂。1959年,北嬰編撰瞭《曲海總目提要補編》,編者從不同傳本的《傳奇匯考》中編輯瞭《曲海總目提要》所漏收或文字不同的劇目72種,又對《曲海總目提要》作瞭200多條補充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