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畫傢。字韋之,號且園,別號南村等,遼寧鐵嶺人。因父蔭授官宿州知州,歷任工部員外郎、分巡浙江溫處道、川南永寧道、四川按察使、刑部右侍郎、正紅旗漢軍都統等職,兩次被罷官革職。雍正八年(1730)曾奉召入圓明園如意館作畫達3年之久,後不久即逝世。

  高其佩擅長指頭畫,即以指蘸墨代替毛筆作畫。據說這一畫法系從夢中得到啟示而創造的,因刻有“畫從夢授,夢自心成”的印章。以後學者日眾,成為一個新興的畫種和畫派。高氏的指頭畫,運用用瞭手的各部位,指甲、指肉、手掌、手背,能互使並用,根據不同對象,或一指單用,或兩指、三指並用,較之毛筆,指甲的線條易得剛勁之勢,指肉則渾圓厚重。但所受局限也很大,因指蘸墨少而硬,其線條不易柔韌流暢,同時也不能渲染。所以畫傢曾先後延請當時畫傢陸、袁江、沈鰲、陸青、吳禮等人為他的作品作一些渲染烘托工作。唯小幅扇面、冊頁、手卷諸作,則由本人一手繪就,從未假手於人。高其佩的作品取材較為廣泛,除一般的人物、山水、花鳥之外,兼善動物、草蟲、肖像,創作瞭大量的作品。在他的藝術創作生涯中,其風格變化經歷瞭3個階段。早年以機趣風神勝,多蕭疏靈妙之作;中年以神韻力量勝,簡淡古拙,淋漓痛快;晚年以理法勝,深厚渾穆。傳世作品有《鍾馗變相冊》、《水墨雜畫冊》、《渡海觀音圖》、《虯松列岫圖》、《高崗獨立圖》(故宮博物院)等。高氏指頭畫法的直接傳人,有朱倫瀚、李世倬等。揚州八怪中的李鱓曾師事高氏;鄭燮雖不用指作畫,亦受其畫風的啟迪與影響;黃慎、羅聘則效其用指作畫,亦成名手。至晚清,以指畫名傢者竟達100餘人,現代畫傢潘天壽也擅長指頭畫。高氏的從孫高秉,字青疇,號澤公,少年時代,曾親見高氏用指作畫,並聆聽其言論,後回憶作成《指頭畫說》一書,該書計有47條,較為詳細地記錄瞭高其佩指畫的方法、風格和其他有關趣聞軼事,是研究高其佩指頭畫法的重要參考資料。

《高崗獨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