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盛行的曲種。源於民間歌曲,廣泛流佈於南北各地,品種繁多,或稱時調,或稱小曲,或稱清音、清曲。時調小曲興起於明宣德、正統年間。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時尚小令》條記載,宣德至正德年間,時調小曲主要流行於中原地區;嘉靖以後流傳漸廣,至萬曆以後,“則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之,亦人人喜聽之,以至刊佈成帙,舉世傳誦,沁人心腑。”最早時調小曲刻本,是在成化年間,今存有《四季五更駐雲飛》、《十二月賽駐雲飛》、《太平時賽賽駐雲飛》等數種。以後更受受到文人李開先、馮夢龍等人的重視。李開先《一笑散》中選錄瞭一些小曲;馮夢龍則有輯錄小曲的專集《童癡一弄》、《童癡二弄》。明代的小曲,除民間傳唱外,還有優童歌唱。優童多是在“喚官身”(承應官府的無償演唱)和“請旦”(應客人邀請在茶坊酒肆或傢庭筵宴上演唱)時,除清唱戲曲選段和散曲以外,也歌唱一些小曲。所以,明代刊刻的元明傳奇單出選本中,也多選錄一些小曲。如《詞林一枝》選錄瞭〔楚歌羅江怨〕55首;《摘錦奇音》中選錄瞭〔羅江怨〕、〔急催玉〕、〔鬧五更〕、〔劈破玉〕等多首;《大明春》中選錄瞭〔掛枝兒〕、〔倒掛枝兒〕、〔疊疊錦〕等多首;《徽池雅調》中選錄瞭〔劈破玉〕90首,都是供優童選唱的。明代小說《金瓶梅詞話》中也有多處描述瞭優童兼唱小曲的情況。

  時調小曲興起以後,到明代末葉已經取代瞭元代流傳下來的散曲的地位,而風行南北。清代初葉以後,流傳更盛,並且產生瞭職業藝人和班社組織。江蘇揚州和北京、天津等地藝人最多,極為興盛。職業藝人出現以後,在曲調上刻意求工,不斷創制新聲,在演唱和伴奏技巧上也日益精湛。清乾隆年間,時調小曲在南北各地廣泛流佈,並吸收當地的音樂曲調,經過藝人們的不斷創造,逐漸形成瞭近代各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時調小曲一類的曲種。明代的時調小曲,多采取單曲和單曲重頭的體制,如四季、五更、十二時來歌唱;清代以後,除這種體制以外,又創造瞭於小曲中加引子、尾聲的曲牌聯套體制。這樣,原來隻適於抒情的短曲便逐漸演變為可以敘述故事、描繪人物的說唱體裁。這類曲目多由演唱者分唱不同腳色,曲詞也采取代言體來直接表現人物的語言和情感。另外,有的地區還創造瞭在單曲的基礎上增加“數子”的唱法,擴展瞭小曲的曲體,便於敘事,說唱靈活,使時調小曲的藝術表現力更趨豐富。

清同、光年間楊柳青木版年畫《闔傢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