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轉演員。祖籍山東萊陽,生於吉林省舒蘭縣。幼年傢境貧困,11歲給地主傢放豬牧牛,15歲拜張相臣為師,學唱大秧歌和二人轉,在吉林各地走鄉串屯,以賣唱乞討為生。18歲已成為東北地區著名的藝人。他30歲以前唱旦腳,藝名“大金鑲玉”,以後改唱醜腳,藝名“大機器”。長期流傳在東北地區的60多首民歌和200 多個二人轉、拉場戲節目他都演唱得極為出色。特別擅長單出頭《摔鏡架》、《洪月娥做夢》和二人轉《潯陽樓》、《西廂》、《藍橋》、《賠情》等節目。他的嗓音清脆響亮,味、、字、句、板、調、勁等樣樣俱佳,“說口”藝術更有獨到之處。在多年演唱實踐中,他所編演的很多即興的、富有思想性藝術性的說口詞,尤為聽眾歡迎。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者侵占東北地區後,民間藝術受到嚴重摧殘,二人轉瀕於絕滅境地,李青山幾乎凍餓而死。1948年,他在傢鄉參加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土地改革運動和支援前線的擔架隊工作。1950年以後,相繼在舒蘭縣文藝工作隊、吉林省文藝工作團、長春市文藝工作團任教師。在藝術上堅持推陳出新,重視改革,培養瞭不少有成就的演員。1958年任吉林省戲曲學校教師,並被聘為吉林省吉劇團的藝術顧問。對於創建吉劇作出一定的貢獻。李青山晚年熱心傳授藝術,口述他的藝術經驗和經歷,整理成《談藝》和《小傳》,收入《二人轉史料》(第2集)一書中,1979年出版。

  李青山曾被選為長春市人民代表、長春市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