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曲種。它的唱腔是前輩藝人在川劇高腔一些曲牌的基礎上加工、改革而成。早期(清代)的演出方式都是“跑鄉場”、“扯地圈”。後來進入茶館、書場演唱,逐漸流傳到雲南、貴州兩省。金錢板都是一人演唱。唱詞為七字句或十字句。可根據內容需要適當伸縮,兩句一聯。擊節樂器為三片9寸長的楠竹片。演唱者一手執兩片的下端,上端張合擊拍;一手執一片竹片敲打那兩片竹片擊節。因三片竹片上端嵌有銅製錢,所以叫作“金錢板”。可以打出風雲雷雨9種不同的節奏、音響。金錢板的傳統書目有《三國》、、《水滸》、《遊江南》等長篇的“長條書”;還有取材於民間寓言、故事、笑話的二、三十句的小段,叫作“詩頭子”。傳統書目中有最能吸引聽眾的三段“買米書”,即《武松趕會》、《武松鬧廟》、《武松打店》。前輩著名藝人有楊永昌、閔貴亭、萬年寬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現瞭大量的金錢板新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演員是成都的鄒忠新,他吸收瞭“清派”、“花派”、“雜派”等各藝術流派之長,創新演新,並不斷改革金錢板的演唱藝術。重慶的唐心林、宜賓的李少華、南充的馮治國等也是四川有影響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