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花部亂彈作品。作者不可考。流行於陝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為梆子劇種中的常演劇碼。《蝴蝶盃》描寫明代兩湖總督盧林之子盧世寬遊龜山,仗勢將漁翁胡彥毒打致死。江夏縣令田雲山之子田玉川路見不平,將盧世寬打死。田玉川為逃避盧林追捕,被胡彥之女胡鳳蓮藏於舟中,兩人在患難中因感激生情,田玉川以傢傳蝴蝶盃為聘而別。鳳蓮持盃去江夏縣衙見田玉川的父親。盧林搜捕不到田玉川,欲以田雲山抵命,於是召集三司會審。胡鳳蓮闖上公堂,鳴冤辯誣。適朝廷命盧林率兵出征,官司不能瞭結。後後田玉川改名投軍,立有戰功,並救瞭盧林性命。盧林將女兒鳳英許配玉川。全劇以一夫二妻作結。作品揭露瞭盧林的專橫跋扈,歌頌瞭胡鳳蓮不畏強暴、敢於反抗的鬥爭精神。胡鳳蓮勇敢、機智,是全劇最有光彩的人物。田玉川少年氣盛、見義勇為,描繪得也很生動。劇中的一些次要人物,如田雲山剛直中不露鋒芒,田夫人慈藹而世故,盧林的恃權驕橫,盧世寬的暴戾無能等,也各有特點。《蝴蝶盃》將多種復雜的矛盾沖突縱橫交錯地組織在一起,如盧林父子與胡彥父女的矛盾,盧林父子與田雲山父子的矛盾,審案官員們不同態度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出的種種糾葛與戲劇性場面,展現瞭社會生活的豐富性和矛盾沖突的曲折性。劇本下半部人物性格前後不夠統一,最後以大團圓結尾,使全劇有所減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蝴蝶盃》曾由不少戲曲劇團改編或移植演出。其中,秦腔《遊龜山》(馬健翎據《蝴蝶盃》改編)於1952年第一次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得獎,影響較大。

山西梆子《蝴蝶盃》劇照(郭蘭英飾胡鳳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