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革命活動傢、社會學傢、歷史學傢、地理學傢。出身於公爵傢庭。年輕時曾遊歷西伯利亞,考察地理和地質。1872年參加第一國際,屬於巴枯寧派。1874年被沙皇政府逮捕,監禁於彼得保羅要塞。1876年逃亡國外,在瑞士、法國、英國居住,成為國際的無政府主義運動理論傢,其學說在西歐、拉美和印度頗有影響。1917年6 月回國,宣揚“階級和平”。承認十月革命的國際意義,卻否定無產階級專政。1920年曾呼籲國際無產階級“迫使本國政府放棄武裝幹涉俄國事務的想法”。著作豐富,,除瞭地理學和宣揚無政府主義思想者外,在歷史方面有小冊子《普加喬夫暴動史》(1874,與人合寫),頗為著名;《法國大革命》(1909)肯定人民群眾在歷史運動中的作用,後來受到列寧贊許。在文學方面有《一個革命傢的札記》(英文版,1899),是世界文學中有名的回憶錄之一,其中表現俄國和西歐19世紀下半葉的思想和生活,描寫從宮廷到農村的各個階級,刻畫許多作傢、社會活動傢、學者以至皇族成員的肖像;《俄國文學中的理想和現實》(英文版1905年在倫敦出版),論述俄國文學的進步性質。兩書在中國解放前都有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