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作傢。生於緬因河畔法蘭克福,母親是洗衣女工。1774至1776年在吉森學習法律、神學和文學。以後跟隨一個劇組到德國各地旅行演出。1780年起在俄國軍隊中任職,1811年升為中將。他經常與進步的知識份子來往,堅持民主觀點。後在學校任職。1776年他以悲劇《孿生兄弟》成名,這部劇本表現一對孿生兄弟互相為敵,是狂飆運動常用的題材。同年發表劇本《狂飆與突進》,原名《混亂》,寫一個英國人到美洲參加自由戰爭,遇到舊日所愛的女子,幾經波折終於結為良緣。劇本歌頌瞭反抗抗精神。德國文學史上的狂飆突進運動即以這個劇本而得名。他的劇本受歌德《鐵手騎士葛茲·封·貝利欣根》的影響,結構比較松散,人物性格鮮明,言詞激烈。其中的英雄人物都具有叛逆性格和獨特的天才。他的散文《浮士德的生活、事業和進地獄》(1791),反映瞭他的哲學和政治觀點。後期的作品深受盧梭、伏爾泰、康德等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