И.А.克雷洛夫

  俄國寓言作傢。生於莫斯科一個清寒的軍醫官傢庭。9歲喪父後就開始當小職員。1782年遷居彼得堡,任稅務局辦事員。同年寫成的第一部喜劇《用咖啡渣占卜的女人》已表現出他的民主傾向。他同戲劇界接近,1786至1788年年寫出《瘋狂的傢庭》、《前廳文人》、《惡作劇的人們》等喜劇,諷刺首都貴族生活的空虛和放蕩。

  1789年創辦《精靈郵報》,1792年與人合辦《觀察傢》雜志,抨擊君主的專制、農奴主的殘酷、官吏的貪污和貴族的奢侈揮霍等。由於這些激進傾向,兩種雜志先後被勒令停刊。1794至1801年間他被迫離開彼得堡流亡外省。這時所寫的滑稽悲劇《特魯姆弗》(又名《波德希巴》,1799~1800)諷刺保羅一世以及宮廷中流行的德國熱。

  1806年回彼得堡,開始寫寓言,並創作瞭幾個使他成名的喜劇,其中最佳的是嘲笑俄國貴族盲目崇拜法國的《小時裝店》(1807)。1812年起在彼得堡公共圖書館任館員近30年。

  克雷洛夫著有詩體寓言200多篇(第一部寓言集於1809年問世)。這些寓言諷刺統治者的淫威、貪婪和殘忍(《獅子打獵》、《獸類的瘟疫》、《雜色羊》)及其縱容下屬(《執政的象》、《魚的跳舞》),揭露法庭的貪贓枉法(《狼和羊》、《農民和羊》),官僚的狼狽為奸、魚肉人民以及人民的無權地位(《農民和河》、《梭魚》、《野獸的會議》),隱喻貴族和人民的關系及前者的寄生性質(《樹葉和樹根》、《鷹和蜜蜂》)。1812年衛國戰爭期間,寫瞭一些愛國主義的名篇,如《狼落狗窩》表明戰爭的人民性質和消滅敵人的決心;《烏鴉與母雞》和《分紅》鞭笞與敵人同流合污的叛徒、在國難中唯利是圖的貴族和商人。此外還有些寓言針砭人們的懶散、虛榮、虛偽和膽怯等缺點和惡習。

  克雷洛夫的寓言具有現實主義具體性,其諷刺又富於概括力量,語言簡潔、自然、平易,對普希金、涅克拉索夫、果戈理和謝德林等有良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