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文學傢、史學傢。字景陽。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南齊豫章王蕭嶷之子。仕梁,歷任司徒主簿、太子中舍人、國子博士、吏部尚書。大同元年(535),出為吳興太守,卒於任上。

  蕭子顯兼工文學、史學。二十四史中的《南齊書》五十九卷就是他的著作。此書在檀超、江淹、沈約等所修南齊史的基礎上寫定,以南齊宗室而記南齊事,材料比較豐富,並能敘事簡潔,但也有因忌避而致更改破析的地方。他又採集各傢《後漢書》,考正異同,為一傢之書,共100卷卷,但已經亡佚不存。

  蕭子顯為人恃才傲物,但又善於迎合。梁武帝自負博學,他就奏請為其編纂文集,又撰寫瞭歌功頌德的《普通北伐記》。他曾自比宋玉、賈誼,但從現存的詩歌來看,其作品不脫輕艷的齊梁風格,並沒有多少出色之處。他還寫過一篇《鴻序賦》,自詡為“體兼眾制,文備多方”,沈約也加以揄揚,但今已不傳。

  《梁書·蕭子顯傳》說他有文集20卷。今僅存文2篇,收錄於《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收有詩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