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清時期彩瓷。五彩非指5種色彩,而是帶有多種色彩的含義。“五彩”一詞最早見於明嘉靖本《江西大志》。作者對其解釋為“用燒過純白磁器饋彩,過爐火燒成”,即在窯火燒成的白磁釉瓷器上,用色彩描繪紋飾後,再放入爐火中烘烤。如按此說明,則五彩瓷早在北宋和金代即已出現,窯址和墓葬出土的帶紅、黃、綠、黑和金彩的瓷俑以及紅、黃、綠彩繪盤碗都屬於這一品種,而景德鎮窯在元代也燒制過紅、黃、綠彩器皿。明代五彩瓷器,最早見之於宣德年間,僅有2000件瓷碗傳世。碗外繪龍鳳紋,以青青花和紅、黃、綠彩描繪,底有“大明宣德年制”6字款。明《格古要論》中提及的“有青色及五色花者”,即指這種青花五彩品種。明代五彩以嘉靖、萬歷年間產量最多,在大件器物上大面積使用濃重的紅彩,有的在黃綠彩上塗紅而呈現桔紅色,使彩瓷更為鮮艷。清代康熙年間,五彩瓷器有更大發展,紅、綠色有濃淡深淺之分,釉上出現瞭藍彩和黑彩,金、銀彩也大量使用,使五彩瓷器色彩更加豐富多采,並具有金碧輝煌的華麗效果。紋飾題材也更為廣泛,人物、山水、花鳥、草蟲、走獸、博古等大量出現於瓷器之上,其中以繪有歷史人物故事者,尤為生動。

明代團龍紋六棱瓷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