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von克萊斯特

  德國戲劇傢、小說傢。1777年10月8日生於奧得河畔法蘭克福一個軍官傢庭。1792年進波茨坦近衛軍團服役,1793年參加對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幹涉戰爭。1799年辭去軍職,在大學中攻讀哲學、物理學和數學。18000年遷居柏林。曾到各地旅行,結識歌德、席勒、維蘭德等人。1805至1806年在柯尼斯堡的普魯士政府機關供職。1807年辭職,在前往柏林途中被法國占領當局逮捕。同年獲釋,遷居德累斯頓,與作傢亞當·米勒合辦文藝雜志《太陽神》,並同浪漫派作傢蒂克等人交往。1809年5 月奧地利軍隊在阿斯佩恩—埃斯林戰勝拿破侖,他曾赴奧參觀戰場。1810年在柏林創辦《柏林晚報》,受米勒的影響,批評政府的改革,受到當局的幹預,難以維持。1811年11月21日自殺。

  克萊斯特的創作正當德國文學的浪漫主義時期,作品帶有浪漫派的特點:神秘主義和強調德意志民族優越的德意志國粹主義。他的《海爾佈隆的小凱蒂或考驗》是一出典型的浪漫主義騎士劇,不少文學史傢因此把他歸入浪漫派作傢之列;但他的創作大多取材於古希臘、羅馬和古日耳曼的歷史,著重人物心理刻畫,因而又有一些文學史傢稱他為“介於古典和浪漫派之間”的作傢;而克萊斯特有幾部作品的現實主義因素卻又非常突出。喜劇《破甕記》(1808)是他的現實主義代表作,它抨擊殖民戰爭和官廳欺壓人民,暴露普魯士司法制度的腐敗,它和萊辛的《明娜·封·巴爾赫姆》、豪普特曼的《獺皮》並稱為德國文學中的三大喜劇。他的另一部現實主義代表作中篇小說《米夏埃爾·科爾哈斯》(1810),描寫16世紀德國農民戰爭時期一個販馬者被逼為匪,聲勢大盛,官府無可柰何;最後他聽信馬丁·路德的“調解”,放下武器,結果被捕而遭殺害。這部作品揭露瞭封建統治階級的殘暴無恥,頌揚瞭人民反抗壓迫的英勇鬥爭。《智利地震》(1807)是著名的短篇小說,以智利的一次大地震為背景,描寫一對純潔的青年情侶悲慘的遭遇,揭露瞭教會的罪行,歌頌瞭作者理想中的人性美德。

  克萊斯特的創作主要是戲劇,除喜劇《破翁記》外,較重要的還有《赫爾曼戰役》(1808)和《洪堡王子弗裡德裡希》。前者取材於日耳曼英雄赫爾曼擊敗羅馬占領軍的史實,以激勵人民反對拿破侖的占領。後者取材於普魯士勃蘭登堡歷史,描寫洪堡王子因不願坐失戰機,擅自出擊敵人,取勝後卻因違反軍紀被判死刑,最後得到赦免。作者含蓄地批評當時普魯士王對拿破侖入侵無所作為的態度,而通過對王子的赦免,又反映瞭他希望普王抗法的愛國熱情。這部劇本於1810年完成,未能上演,也未出版。他的劇本還有《施羅芬施泰因一傢》(1803),《羅貝爾特·居伊斯卡》(片斷,1808),悲喜劇《安菲特律翁》(1807),悲劇《彭忒西勒亞》(1808)和浪漫主義騎士劇《海爾佈隆的小凱蒂或考驗》(1810)。

  克萊斯特著名的短篇小說還有《O地的候爵夫人》(1808)、《聖多明各的婚約》(1811)等。他還寫瞭許多簡短的軼事,著名的有《近期普魯士戰爭的“軼事”》、《困惑的市參議會》、《酗酒者和柏林鐘》等。他寫有文學論著《論木偶戲》(1810),說明藝術的優美出自藝術傢在創造時不受拘束的心靈狀態。《論在講話過程中思想的逐步形成》(1806)談到語言與思想不可分割的聯系。他還寫瞭《一個畫傢給他兒子的信》、《一位青年詩人給一位青年畫傢的信》、《一位詩人給另一位詩人的信》等申述他對寫作方法、學習遺產、內容與形式等問題的看法。

  克萊斯特的作品表現瞭人們為權利、愛情、真理和祖國而進行鬥爭的決心,對普魯士政府和軍國主義制度進行瞭一些批判,情節緊張,戲劇沖突鮮明,語言清晰,形象生動,有創造性;但帶有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人物受命運的擺佈,情節的展開和轉折常受偶然性的支配。這種神秘主義創作思想削弱瞭作品的藝術力量和教育作用。

  

參考書目

 C.Hohoff, H.von Kleist in Selbstzeugnissen und Bilddokumenten,Hamburg,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