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導演、演員。1920年入格裏鮑耶陀夫戲劇學校學習,自1924年起成為莫斯科藝術劇院演員。1933年執導由М.高爾基小說改編的《在人間》。1936年作為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助手,帶領一批青年演員學習和實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新的舞臺創作方法,後來成為蘇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主要解釋者和繼承人。1948年獲蘇聯人民藝術傢稱號。1946~1955年擔任莫斯科藝術劇院總導演。1960~1970年擔任莫斯科藝術劇院藝術委員會主席。凱德洛夫一生演過很多角色,其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死魂靈》(根據果戈理小說改編)中的達尼洛夫和莫裡哀的《達爾杜弗》中的同名主人公。他執導的主要劇目有:《達爾丟夫》(1939)、Л.Н.托爾斯泰的《教育的果實》(1951)、Н.Φ.波戈廷的《悲壯的頌歌》(1958)等。凱德洛夫善於組織戲劇沖突,在戲劇沖突中揭示人物性格。40年代後他積極宣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強調“形體動作論”,著有《繼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就是發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1948)等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