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導演。出生於土耳其,1940年出任導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舞臺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1947~1959年間,卡贊導演瞭T.威廉斯的《欲望號街車》及A.米勒的《推銷員之死》等8個劇碼。他的導演風格雖然保持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特色,但逐漸轉向“戲劇化”的現實主義,演出質樸,註意細節的真實,基本上是20年代舞臺新技術的擴充。卡贊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派戲劇工作者聯繫密切。他遵循斯氏體系,善於掌握劇作核心,發掘人物和演員的“神經中樞”,並將兩者結合成為有機機的舞臺生活。他認為導演最終的任務是使人物心理的活動轉變為人物的有形行為,主張啟發演員在角色創造中找到人物的內心動機,使表演不斷地接近心理真實,促進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在美國的繼承和發展。

  1962~1964年,他擔任紐約演出藝術林肯中心的劇團副導演。之後成為美國暢銷小說的作者,以《美國啊,美國》(1962)及《和解》(1968)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