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電影演員。蘇聯人民藝術傢。從業餘愛好者成長為表演藝術傢。1928年進入莫斯科青年工人劇院,1933年拍瞭第一部影片《邊區》。1938年拍《共青城》,1939年在《拖拉機手》一片中任主角。此後拍的影片有《養豬女與牧羊郎》(1941)、《我城一少年》(1942)、《為瞭祖國》(1943)、《前線》(1943)等。他在30~40年代創造的角色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積極投入建設的一代青年人和保衛祖國的戰士。

  50年代以後,他的的創作領域更為廣闊,參加瞭《第四十一》(1956)、《士兵之歌》(1959)、《殘酷》(1959)、《審判》(1962)等片的拍攝,雖然他有時演的是配角,戲不多,但由於他的表演色彩鮮明,情緒飽滿,理解深刻,處理得當,因而使小角色也很有生命力。1979年,他在《秋天的馬拉松》中扮演一個鄰居大叔的配角,深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