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佈林

  英國數理邏輯學傢,邏輯代數的創造人。1815年11月2日生於英格蘭的林肯,1864年12月8日卒於愛爾蘭的科克。出身於手工業者傢庭,通過自學掌握瞭數學。他運用代數方法研究邏輯學,1844年發表瞭著名的論文《關於分析中的一一個普遍方法》,1849年受聘為愛爾蘭科克皇後學院教授,並被選為英國皇傢學會成員。1847年出版專著《邏輯的數學分析》,1854年出版瞭《思維規律的研究》。

  佈爾用數學方法研究邏輯問題,成功地建立瞭第一個邏輯演算。他用等式表示判斷,把推理看作等式的變換。這種變換的有效性不依賴人們對符號的解釋,隻依賴於符號的組合規律。這一邏輯理論,既可以進行公式推演,又可以對命題取作數值;例如,可以把真命題取作1值,假命題取作0值,由此復雜的命題僅作數值計算就可以求得它為真值還是假值瞭。這樣,把已給的公式中出現的符號的邏輯解釋放在一邊,把它轉變為表示數量的符號,但隻能取0或1,對它實現求解的一切必須的步驟;最後再還給它以邏輯的解釋。這一理論在佈爾之後雖然也有些改進,但它的基本輪廓是佈爾建立起來的,因此,人們常稱它為佈爾代數。20世紀30年代,邏輯代數在電路系統上獲得應用,隨後,由於電子技術與計算機的發展,出現各種復雜的大系統,它們的變換規律也遵守佈爾所揭示的規律。因此,佈爾代數的應用日益廣泛,它的內容日益普及。

  在19世紀中葉,佈爾研究人類思維活動所揭示的規律,當時既無明顯的實際背景,也不可能考慮到它的實際應用。而幾十年後,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逐步開拓瞭它的應用,在理論和實踐中都發揮瞭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