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數學傢。1899年8月20日生於奧匈帝國克拉科夫城(今屬波蘭),1982年5月2日卒於美國休士頓。畢業於柏林大學,1921年獲該校博士學位。在慕尼克大學任教多年,1933年受聘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1938年入美國籍,1946年任該校教授,1968年在該校退休後又受聘於休士頓瑞斯大學任數學系主任。1979年在該校退休。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並在1957~1958年擔任美國數學會副主席。

  博赫納早在1932年於慕尼克大學任任教時就著有《傅裡葉積分講義》,其中包含瞭關於正定函數的博赫納定理和作為廣義函數論先導的廣義傅裡葉變換。他引進瞭被廣泛運用的博赫納積分。多元調和分析中的博赫納球形和成為研究多重傅裡葉展開的收斂問題及逼近問題的重要工具。他在微分幾何學、多復變函數論、概率論等方面都有創建,曾在微分幾何學中聯系貝蒂數的研究,在1946年普林斯頓大學建校200周年紀念時舉行的國際學術會議上作瞭這方面的報告。由於他在數學上的重要貢獻,曾多次獲獎,其中有1979年美國的斯蒂爾獎,該獎授予在數學事業上有突出貢獻的美國數學傢。他還是著名的教育傢,曾獲普林斯頓大學法因數學教授(1959)和瑞斯大學洛維特數學教授的稱號。著有《多復變函數論》(1948)、《傅裡葉變換》(1949)、《調和分析與概率論》(195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