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代(960~1279)開始,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後期,並逐步走向衰敗。這一時期社會經濟雖仍在發展,卻始終伴隨“積貧積弱”的困擾,政治傢和思想傢為消除內憂外患提出瞭各種政治主張。

  背景 陳橋兵變,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建立瞭宋朝。經過10多年武力征討,統一瞭中原。鑒於唐末五代藩鎮割據之弊,趙匡胤把地方政權、軍權、財權、人權集中於中央,並實行“守內虛外”策略。這些措施一方面強化瞭專制主義義的中央集權,另一方面加劇瞭北宋社會的貧弱。北宋定都於內地開封,此地四通八達,非重兵不足以保障安全,巨大的軍費開支成為宋王朝的第一大財政負擔。為擴大統治基礎,宋王朝設置許多冗官,並予以種種特權,驚人的官俸是宋王朝的第二大財政負擔。由於“守內虛外”的策略方針,雖有重兵,多集中在京都一帶,不能解決遼夏侵擾問題。幾次較量失利後,宋王朝隻得與遼、夏簽訂輸銀送絹的盟約,每年向遼、夏付出27萬兩銀、25.5萬匹絹、3萬斤茶的歲幣,這是宋王朝的第三大財政負擔。加之統治集團的窮奢極欲,從而造成國力衰微,貧困日甚。此外,在宋王朝“不立田制”、“不抑兼並”政策的偏袒下,占全國人口1%的官僚大地主(所謂形勢戶),卻占有全國70%的土地。他們千方百計地將賦稅和徭役轉嫁給中小地主以及廣大貧苦農民。尖銳的階級矛盾導致爆發王小波、李順,宋江,鐘相、楊麼等多次農民起義。

  基本政治思想 為維持統治秩序,封建地主階級中一些思想傢,將傳統的儒學與當時流行的佛、道結合起來,形成瞭更精致、更富有理性思辨色彩的政治哲學,即宋代理學。理學的主要范疇有:理、氣、義、利、心、命、情、性、陰陽、太極等。理學傢們認為,理是世界的最高范疇,是萬事萬物的根源,一切都要依理而行。理的政治含義就是封建的秩序和倫理。這種思辨哲學的政治實質,是維護封建的社會秩序和倫理道德。理學傢們,無論是唯物派、客觀唯心派或主觀唯心派,都是“同植綱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發揚孔孟學說是他們的共同之志,維護三綱五常是他們共同的思想核心,“存天理,滅人欲”、防止犯上作亂是他們共同的目標。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特征:崇尚空談,輕視功利。宋代思想傢大多談理說性,朱熹是客觀唯心主義理學的集大成者。一些思想傢和政治傢認為,要維持統治,首先應興利除弊,增強國力,解決積貧積弱與財政危機。基於這種認識,先後出現瞭李覯的改革主張,范仲淹和王安石的變法實踐。也出現瞭司馬光、富弼、蘇軾等為代表的反變法派。改革派的政治主張有:抑制兼並土地和貴族特權,重新合理地分配土地和承擔賦稅勞役,設立義倉,救助貧困,興修水利,幫助農民發展農業生產;政府設法平抑市場物價,防止奸商或高利貸者壟斷市場從中牟取暴利;嚴格吏治和官員升降制度;從嚴治軍,明辨“夷夏”之防,抵禦外侮等。改革派主張務功求利,註重實際,反對空談仁義心性。這種功利主張被南宋陳亮、葉適等人堅持和發展。宋元之際思想傢鄧牧還大膽批判瞭罪惡的君主專制制度。外族入侵是當時的重要問題之一,這一時期的思想傢一般都提出反對投降、抵抗侵略的政治主張,如王安石、陳亮、葉適等。

  特點和意義 理學和政治改革是宋代政治思想兩個突出的中心議題。理學雖然在政治思想上沒有多少創見,但它采用理性思辨方式對封建秩序進行論證、強固,並被欽定為官方政治哲學長達六七百年之久,對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有相當深遠的影響。政治改革是宋代很多思想傢的共同主張,它是貧弱多弊的社會存在在思想傢意識上的反映。由於長期存在外族侵入之患,所以抗戰與主和思想的鬥爭貫穿宋代始終。“夷夏”之別,反對君主專制,這些觀點對後世思想傢亦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