В.И.列寧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國傢學說的重要著作,副標題為《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傢的學說與無產階級在革命中的任務》。寫於1917年8~9月,1918年出版單行本。

  1917年,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即將爆發,馬克思主義同機會主義在國傢與革命問題上的鬥爭日趨激烈。在這種情況下,無產階級對待國傢的態度問題,不僅在理論上有重大意義,而且在實踐上具有迫切的意義。為瞭回答這個問題,列寧在這部著作中闡明瞭K.馬克思、F.恩格斯關於國傢問題的基基本理論,特別是那些被人忘記或被機會主義者歪曲瞭的內容。

  全書由初版序言、6章正文和初版跋構成。基本內容有:①依據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國傢的起源和本質的論述,指出國傢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常備軍和警察是國傢權力的主要強力工具。國傢是實行專政的暴力組織,它不僅是統治階級鎮壓被統治階級反抗的機器,而且是剝削階級剝削被壓迫階級的工具。無產階級要擺脫資產階級的統治,爭得解放,必須用革命的暴力打碎資產階級的國傢機器,變資產階級專政為無產階級專政。②論證瞭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必然性,認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傢是“新型民主的國傢和新型專政的國傢”;並提出瞭無產階級專政是區別真假馬克思主義試金石的著名論斷。③在論述國傢消亡問題時,發展瞭馬克思關於共產主義兩個階段的理論,闡明瞭共產主義兩個階段的差別和聯系,指出國傢完全消亡的經濟基礎是共產主義的高度發展。

  全書不僅系統考察和闡明瞭馬克思、恩格斯在國傢問題上的基本理論及其發展過程,批判瞭機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種種謬論,而且依據帝國主義時代新的革命經驗,回答瞭當時無產階級革命中提出的一系列新問題,成為俄國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創建和鞏固社會主義國傢的理論綱領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