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

  俄羅斯正教會莫斯科牧首。生於下諾伏哥羅德(今蘇聯高爾基市),出身農民傢庭,後進修道院為修士。1642年任哥捷阿則斯基修道院院長。1646年得沙皇阿曆克賽·米哈依洛維奇賞識,調至莫斯科任聖職,後被選立為莫斯科牧首。1654~~1657年沙皇出征波蘭,尼康受托為沙皇代表,指導並全權處理國傢事務。1653~1656年間。他進行瞭一系列的禮儀改革。如參照希臘正教會1652年的禱文和儀式,印行希臘教會格式的禮文;規定教士須穿希臘式聖衣;改變劃十字的樣式,用三指代替二指;修訂聖經譯本,並撤除他認為不適宜的聖像等。尼康采取的強制性改革措施遭到舊禮儀派的強烈反對,造成俄羅斯正教會的分裂,尼康被咒為“敵基督者”。由於尼康在改革中強調教會可以幹涉國傢事務,神權高於皇權,與沙皇的關系因而惡化。1658年沙皇歸國後,尼康辭職隱居於修道院。1666年沙皇召開會議譴責尼康的專斷,並將他流放到邊遠的菲拉波托夫修道院。沙皇阿歷克賽·米哈依洛維奇去世後,繼任沙皇費阿多爾二世宣佈寬赦尼康,召他回莫斯科,1681年死於返莫斯科途中。費阿多爾二世宣佈撤銷對尼康的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