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巴特

  瑞士新教歸正宗神學傢,新正統神學奠基人。生於巴塞爾。先後就學於伯爾尼、柏林、杜賓根和馬爾堡等大學,受到自由主義神學傢A.von哈那克、赫爾曼等人影響。1909~1911年在日內瓦任助理牧師。後在阿爾高州沙芬威爾市任牧師師10年。曾參加宗教社會主義運動,並組織工人要求增加工資。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一系列社會危機,使巴特深為震動,並對自由主義神學發生懷疑。他在1919年發表的《羅馬書註釋》,被視為新正統神學的誕生宣言。該書批判瞭盛行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自由主義神學中的理性主義、歷史主義和心理主義,反對將基督教神學人文化、世俗化。1921~1935年相繼在德國哥廷根、閔斯特和波恩大學任神學教授。1934年與反對納粹的德國教會人士共同發表《巴門宣言》,抵制納粹政權幹涉教會事務和把希特勒奉為德國教會“最高領袖”的企圖,批評德國教會中向納粹妥協的傾向。次年被德國當局驅逐出境。後一直在巴塞爾大學任教,並從事著述。

  他的系統神學巨著《教會教義學》自1932年開始出版,至1967年共完成4卷12冊(英譯本分13冊出版),尚有第5卷終未完成。此書進一步闡述、豐富瞭《羅馬書註釋》的基本思想,並有所修正。巴特強調,神學的中心任務是宣傳上帝的啟示,即“上帝的話”。上帝的話以道成肉身、聖經和宣信三種形式傳給世人。他貶低一切自然神學,認為人的墮落已敗壞瞭人的理性,人所刻意追求的上帝形象無非偶像而已。上帝是一切存在的基礎和目標,他不僅全能、全權,而且絕對超在,依靠傳統本體論類比法的論證,無法認識上帝。耶穌基督進入人的歷史乃上帝為人所設“畢其功於一役”的啟示,目的是讓世人認識上帝。上帝隻通過基督與人發生關系。巴特主張將啟示與宗教嚴加區別。因為後者是人為的、虛妄的。基督教的福音與宗教毫無共同之處。真正的教會應在上帝面前承認其虧欠,努力參與宣揚福音的工作。巴特是普世教會運動的積極活動傢。1948年曾支持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的工作。第二次梵蒂岡公會議後曾訪問羅馬。他創立的神學流派對基督教神學思想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50年代後,新正統派在新教神學界中逐漸失去其統治地位。他的重要著作還有《上帝的話與神學》、《如是我信》、《教義學基礎》和《19世紀的新教神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