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一定標準對國傢的分類。

  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對國傢的分類主要是對國傢政權的組織形式進行區分。最早對國傢進行系統分類的是亞裡斯多德。他以掌握國傢權力的人數多少為標準,對古希臘城邦進行分類。他把城邦的政體劃分為3類並依此決定城邦的異同。這3類政體是:①君主政體,即最高統治權力掌握在一個人手裏;②貴族政體,即最高統治權力掌握在少數人手裏;③共和政體,即最高統治權力掌握在多數人手裏。這種分類方法對後人有很大影響。中世紀,有的的人在亞裡士多德分類的基礎上,加上一個神權國,用以解釋中世紀的神權國傢。近代有些學者,把亞裡士多德的3類分法合並為君主國與共和國兩類。即凡是以君主(國王或皇帝)為國傢元首的國傢是君主國,而國傢權力機關和國傢元首由選舉產生的國傢則是共和國。現代西方政治學者,通常把國傢劃分為:法治國、民主國、專制國、福利國等。這些分類,也是以國傢的政治統治形式的區別為標準的。

  馬克思主義政治學者對國傢的分類,主要是對國傢的本質進行區分。即以每一社會的經濟形態和在經濟形態中占統治地位的階級作為確定國傢的標準。根據這個標準,凡是建立在同一類型生產關系基礎上的、具有同一階級本質的國傢,都屬於同一類型的國傢。自從階級社會產生以來,人類的歷史經歷瞭4種社會經濟形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與此相適應的也有4種類型的國傢:奴隸制國傢、封建制國傢、資本主義國傢、社會主義國傢。這種分類是對國傢的科學分類,使人們能夠透過各種外表特征正確認識每一個國傢的階級本質及其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