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際關係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研究世界經濟日益發展的相互依存,同主權國傢構成的國際關係體系的持續分化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和統一。

  發展概況 1916年A.J.格蘭特等人編著的《國際關係研究入門》一書,首先使用“國際關係”這個名詞,以後國際關係研究的主題一直是戰爭與和平問題,國際關係學等同於國際政治學成為學術界的一種見解。1890年英國經濟學傢A.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一書的問世,,改變瞭古典經濟學以政治與經濟兩者相結合的傳統研究方法,國際經濟學著重純理論地分析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長期以來,國際關系中的政治與經濟分別屬於兩個獨立的學科,各有其特定的研究對象和方法。

  20世紀60~70年代,世界政治經濟發生瞭很大變化:日益加強的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以及仍以主權國傢為基本主體的國際關系體系兩者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歷來影響決定國際格局的軍事力量逐步讓位於經濟力量;全球性的貧困、發展、生態平衡和人口控制等成瞭國際關系的重要問題。面對上述問題,西方傳統的經濟學、政治學、國際經濟學和國際政治學因學科分立,很難解答。1944年,匈牙利裔英國經濟學傢K.波拉尼在《偉大轉變》一書中以資本主義統一市場的興起和發展為主題,分析瞭英國在維也納會議後所謂“百年和平”期間的對外政策,提出瞭研究國際關系的均勢、國傢、市場和金本位制等4個方面,力圖克服國際關系研究中學科分立的缺陷。他被稱作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先驅。美國馬薩諸塞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C.P.金德爾伯格的《權力與金錢:國際政治的經濟學和國際經濟的政治學》(1970)是一部融合國際經濟和國際政治論述當代世界政治經濟的著作。1970年6月,哈佛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舉辦瞭國際政治經濟學研討會。以後,美、英各大學的政治系先後開設瞭國際政治經濟學這門課程。

  分類和主要內容 國際政治經濟學可分兩大類:以主權國傢為基本單位,分析其國際層次的政治與經濟的互動關系;以國際體系或把世界政治經濟作為整體進行分析。後者並不完全認為國際政治經濟學是國際關系學的一個分支,而認為它是研究國際關系的一種方法。其中較有影響的代表有J.高爾頓的結構主義學派和I.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學派。他們引進瞭社會學、心理學、社會經濟史和K.馬克思、В.И.列寧關於殖民地和帝國主義學說的若幹方法,擴大瞭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范圍。前者是西方國際政治經濟學的主流,以美國國際關系學的新現實主義學派為主要代表。他們繼承現實主義學派的國傢利益概念,認為國傢間權力關系的本性是對抗的,但世界經濟的發展,卻加強瞭國傢間的相互依存。政治的對抗和經濟的依存成為國際政治經濟學的主題。他們認為國際關系仍以民族國傢為主要行為體,但必須包括跨國公司,各類國際組織和國際政治、經濟體制等,要研究它們的互動過程和由此產生的問題,尤其是經濟問題的政治含義。他們提出瞭“霸權穩定論”和“霸權後合作論”。代表作有美國學者R.基歐漢和J.奈的《權力和相互依存》(1977),基歐漢的《霸權之後: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1984),S.克拉斯納的《國際體制》(1983)。這一學派的刊物是美國的《國際組織》雜志。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不同流派在方法論上各有其特色。共同之處是為研究國際關系引入瞭新角色、過程和問題,努力解答傳統學科不易分析的新的國際問題,明確瞭要研究的特定對象。但主流派的理論基礎基本上仍是西方國際關系學的國傢利益概念和政治經濟學關於國傢和市場相互關系的觀念。結構主義和世界體系學派雖吸收馬克思主義若幹分析概念,但它要論證的卻是資本主義不會有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