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傢保守政黨和中右政黨的國際聯合組織。於1983年6月23~24日在倫敦成立,是歐洲民主聯盟和太平洋民主聯盟的政治聯盟。主要發起人有英國首相M.H.柴契爾夫人、聯邦德國總理H.科爾和美國副總統G.H.W.佈希等。

  該聯盟成立大會通過一項原則聲明,表示支持自由、民主和開放型的社會,支援法治和社會正義,支持傢庭發揮“自由社會的基本社會力量和凝聚力”的天然作用,致力於公平持久的和平和世界自由,反對任何形式的“極權主義”,承承認各國對世界經濟發展負有共同的責任,反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該聯盟要求各成員黨支持3項原則:多黨民主制、市場經濟和人權。其首要任務是加強參加聯盟的各黨在國際論壇中的合作,交流競選經驗,以便在選舉中擊敗社會黨。1984年2月在馬德裡舉行的會議上通過3項決議:支持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歐洲共同體,支持孔塔多拉集團和反對恐怖活動。1985年7月24~26日,在華盛頓召開第二次領導人會議,參加會議的有30個國傢的保守政黨和中右政黨的125名代表。會議表示支持美國關於戰略防禦的主張,支持中東的和平倡議,並要求南非實行種族平等和在納米比亞舉行自由選舉。1987年9月25~26日,在西柏林召開第三次領導人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來自25個國傢的28個保守黨和中右政黨的代表。會議對東西方對話持積極態度,譴責柏林墻的繼續存在;強調西方核威懾力量的重要性;呼籲采取積極行動反對恐怖主義。

  聯盟最高領導機構為領導人會議,每2年舉行1次。常設機構為執行委員會,在領導人會議休會期間行使領導機構的權力。總部(書記處)設在倫敦。機關刊物為《國際民主聯盟通訊》(季刊)。自成立起至1988年一直由奧地利人民黨領袖A.莫克(原歐洲民主聯盟主席)擔任主席。1988年9月由K.維洛克(挪威人)繼任主席。1989年有正式成員黨28個:奧地利人民黨、丹麥保守人民黨、法國保衛共和聯盟、芬蘭民族聯合黨、聯邦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聯邦德國基督教社會聯盟、挪威保守黨、葡萄牙社會民主中心黨、瑞典溫和聯合黨、塞浦路斯民主大會黨、希臘新民主黨、西班牙人民聯盟、英國保守黨、澳大利亞自由黨、加拿大進步保守黨、美國共和黨、日本自由民主黨、新西蘭國民黨、伯利茲統一民主黨、多米尼加自由黨、哥倫比亞保守黨、格林納達新民族黨、洪都拉斯國民黨、聖克裡斯托弗和尼維斯人民行動運動、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新民主黨、土耳其祖國黨、危地馬拉團結行動運動、牙買加工黨。另有6個聯系成員黨和組織:馬耳他國民黨、尼加拉瓜保守黨、歐洲民主大學生組織、歐洲婦女聯盟、歐洲青年民主聯盟、歐洲中小企業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