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的重要政治著作和宣傳品。在翻印時曾改名為《革命先鋒》、《圖存篇》、《救世真言》等。鄒容撰寫,1904年刊行,銷售逾百萬冊,居清末革命書刊銷數的第一位。

  民主革命的宣傳鼓動傢鄒容,原名紹陶,字蔚丹,又作威丹,四川巴縣人。1902年赴日留學,參與瞭中國留學生的革命活動,同時閱讀瞭J.-J.盧梭的《民約論》(今譯《社會契約論》)、孟德斯鳩的《萬法精理》(今譯《論法的精神》)、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革命命史》等著作和文獻。1903年4月,因揭露清政府派駐日本監督留學生的一個官員的醜行而被迫從日本回到上海。他回國後參加拒俄愛國運動,發起成立中國留學生同盟會,並於1903年夏在上海愛國學社撰成《革命軍》。同年6月底蘇報案發生,鄒容旋即被捕,1905年死於租界獄中。

  《革命軍》充分肯定和熱情歌頌瞭民主革命,明確提出推翻清王朝的專制統治、建立中華共和國的要求。他在書中尖銳揭露瞭封建統治的罪行,猛烈抨擊瞭清朝政府的腐敗;指出士農工商各階層民眾備受壓榨,他們“饑寒交迫”,“鬻妻賣子”,甚至“淪為乞丐”;民族資本的發展遭到關卡、苛稅和層層網羅的束縛,富強之途橫被阻斷。因之,必須以革命的萬鈞之力,“掃除數千年種種之專制政體,脫去數千年種種之奴隸性質”。他堅決“豎獨立之旗,撞自由之鐘”,呼喚全國同胞奮起革命,使中國成為獨立、民主和富強的國傢,“起死回生,還魂返魄”。在他看來,革命是“天演之公例”。

  《革命軍》的問世,對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起瞭很大作用,激勵瞭眾多的知識分子趨向革命,在辛亥革命準備時期無異於振聾發聵的“雷霆之聲”(章太炎語)。正如魯迅所指出:“倘說影響,則別的千言萬語,大概都抵不過淺近直截的‘革命軍中馬前卒’鄒容所做的《革命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