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後或高熱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種常見急性皮膚病。其特點是好發於皮膚粘膜交界處,如口角、嘴唇邊緣、鼻孔周圍、外生殖器等。初發時局部微紅,有瘙癢和灼熱感,隨後出現幾個粟米大小的水皰,聚集在一起,可以互相融合。多在一周左右痊癒,容易復發。相當於西醫的單純皰疹。治療以清熱解毒為原則。

  熱瘡的記載首見於《肘後方》,隋代《諸病源候論》詳細說明瞭該病的病因、癥狀和繼發其他疾病的情況。清代《瘍醫大全》稱之“剪口瘡”。

  熱瘡常發於感冒、猩紅熱、瘧疾等發病過程中,或發於勞累後以及月經來潮、妊娠、腸胃功能紊亂時。若外感風熱之毒,阻於肺胃二經,蘊蒸皮膚,多發於口唇、鼻孔周圍、面頰等處;若肝膽二經濕熱下註,阻於陰部,多發於外生殖器;若脾胃運化失健,積熱上蒸,熱邪傷津,則引起陰虛內熱,以致反復發作。初起在皮膚上出現成群的小水皰,四周紅暈,皰內液體澄清,破裂後露出糜爛面,逐漸幹燥結痂脫落而痊愈,留有輕微的色素沉著,病程約一周左右,易反復發作。自覺有瘙癢及灼熱感,重者可引起頷下和頸部的淋巴結腫痛。臨床辨治常分以下證型:①風熱毒盛。證見刺癢,疼痛,怕冷,發熱等。治宜疏風清熱解毒,用辛夷清肺飲。②濕熱下註。水皰易糜爛,伴有發熱,大便幹,小便黃,苔黃膩,脈滑數等癥。治宜清熱利濕,用龍膽瀉肝湯。③陰虛內熱。反復發作多年不愈者,常伴有咽幹,口渴,舌紅,脈數等證。治宜養陰清熱、解毒利濕,用增液湯加板藍根、馬齒莧、紫草、生苡仁。外治:用紫金錠水調搽或金黃散水蜜調勻外搽,保持創面清潔,促使幹燥結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