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驅除或殺滅腸道寄生蟲為主要作用的一類中藥。

  功用 本類藥物主入脾、胃、大腸經,對多種腸道寄生蟲有麻痹、分解、殺滅蟲體或刺激蟲體,使其逃逸,排除體外,而起到驅蟲作用。部分藥物還有消積健脾,開胃療疳,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利水消腫,降氣除脹,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作用。

  適應證 驅蟲藥主要用於蛔蟲、絛蟲、鉤鉤蟲、蟯蟲、薑片蟲等腸道寄生蟲病。一般表現為不思飲食,或消谷善肌,嗜食異物,腹痛時作,吐蟲便蟲,肛門奇癢,面色萎黃,形體消瘦,浮腫乏力等癥。常用藥有使君子、苦楝皮、鶴虱、蕪荑、檳榔、雷丸、南瓜子、鶴草芽、貫眾、榧子等(見表)。有些驅蟲藥還可用治小兒疳積,消化不良;疥瘡皮癬,瘙癢難忍;積滯瀉利,裡急後重;血熱出血,溫熱發斑等證。

常用驅蟲藥

  配伍 使用驅蟲藥時須根據寄生蟲的種類選擇,還須根據患者體質及兼證的不同合理配伍。兼有積滯者配伍消導藥;大便秘結者配瀉下藥,以利蟲體排出;體質虛弱者配補益藥,攻補兼施,或先補後攻。

  用藥註意事項 驅蟲藥一般應於清晨空腹時服用,使藥物充分接觸蟲體,以增強驅蟲藥力。蟲積腹痛劇烈時,當以安蟲止痛為主,腹痛緩解後,再行驅蟲。有些驅蟲藥有毒,當嚴格用量,中病即止,以免損傷正氣,或過量中毒,孕婦及老弱者更當慎用。有些驅蟲藥如雷丸有效成分不溶於水,又不耐高溫,隻宜制成丸、散劑服用。

  現代研究 驅蟲藥分別對蛔蟲、絳蟲、鉤蟲、蟯蟲及血吸蟲等腸道寄生蟲有麻痹蟲體、分解蟲體、直接殺滅等作用,部分藥還具有緩瀉作用。驅蟲藥對西醫診為蛔蟲病、絳蟲癥、蟯蟲病、鉤蟲病、薑片蟲病、血吸蟲病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對膽道蛔蟲、蛔蟲性腸梗阻、腦囊蟲病、肝吸蟲黃疸等急重病癥也有療效。部分藥還可用於小兒消化不良,以及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