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法之一,運用祛風藥以祛除肌表、經絡及筋骨濕邪的治法。又稱祛風勝濕。祛風藥性多辛散,祛風除濕具有使濕邪從表而解的作用,適用於風濕在表所致的風濕表證,證見頭痛頭重,身體痛重,難以轉側,惡寒微熱,苔白脈浮,以及風濕侵襲肌膚、經絡、筋骨所致的痹證,證見肌肉、關節腫痛,重著,肢體麻木等。常用祛風勝濕的藥物有羌活、獨活、防風、秦艽、桑寄生、木瓜、蒼術等。代表方劑有羌活勝濕湯、獨活寄生湯。

  祛風勝濕法常與溫經散寒、清熱、活血通絡、、補氣養血及補益肝腎等治法配合使用。如風寒濕痹,肢節冷痛,屈伸不利,宜配合溫經散寒法,方如烏頭湯方;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熱痛,宜配合清熱法,方如白虎加蒼術湯;痹證日久,氣機痹阻,血行瘀滯,宜配合活血通絡法,方如蠲痹湯;痹證見氣血不足,肝腎虧虛,腰膝酸軟無力時,宜補氣養血、補益肝腎,方如獨活寄生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