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橡皮筋、絲線等,掛入瘺管、竇道中而治病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線的張力,促使局部氣血閉阻,組織壞死,從而漏管斷落。適於瘡瘍潰後,久治不愈而形成的瘺管竇道,或火器傷所致的慢性瘺管,或瘡口過深,或竇道在血管豐富處,不宜手術切開者。

  一般常用的是橡皮筋掛線法。其方法是:先以穿線工具球頭銀絲從孔的一端緩緩插入竇道,從孔的另一端穿出。如果是盲孔,可在局麻下用探針穿通,然後用絲線做成雙套結,將橡皮筋一根結紮在銀絲頭部,再將銀絲拉出竇竇道。使橡皮筋與絲線貫穿於竇道之中,而線頭留在竇道兩口之外,此時將紮在銀絲球頭的橡皮筋、絲線剪斷,貫穿的絲線可暫時保留於竇道內,以備橡皮筋一旦結紮斷裂時作重新引導橡皮筋之用。在橡皮筋下再墊兩根絲線,然後收緊橡皮筋,打一單結,用所墊的兩根絲線捆縛固定橡皮筋的兩側,最後抽出留在竇道內的絲線,手術即告結束。也可用絲線、藥制絲線、紙裹藥線掛線,其方法相同。

  應用掛線法應註意:①瘺管、竇道必須探查清楚,不能盲目掛線。②掛線後應經常檢查,如瘺管、竇道較深較長,發現掛線松弛時,宜及時收緊,以防達不到切開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