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散大的瞳神(瞳孔)之內,隱見淡綠氣色為特徵的嚴重眼病。在其形成過程中,常有偏側頭目劇痛,噁心嘔吐,視力驟降,一般可先由慢性轉為急性,又可由急性轉為慢性,遷延日久,或治療失當,每可導致失明。臨床可由一眼先發,也可雙眼同患,相當於西醫的閉角型青光眼。常以清肝瀉火、平肝熄風、溫中散寒法治之。

  “綠風內障”一詞首見於明代《秘傳眼科龍木論》,但有關該證的論述最早見於《外臺秘要》,稱之為“綠翳青盲”。明代《審視瑤函》對其病因做瞭詳詳細闡述,認為多因頭風、痰濕、火鬱所致,並對瞳神淡綠氣色的形成,作瞭進一步論述,言由痰濕攻傷其氣,神膏混濁所致。

  綠風內障多由悖怒傷肝,肝失條達,氣鬱化火,火盛生風,風火升擾於目;或因肝膽火旺,浸淫於目,耗傷陰血,神水瘀滯;也可因脾胃中寒,痰濕內積,上凌於目等所致。三者皆可致眼孔不通,氣耗不斂,瞳神散大;陰血受耗,血不養水,水不養膏,以致隱見淡綠。

  綠風內障常於鬱怒、勞視之後驟然發作,也可緩慢進行。發時患眼同側頭目作痛,痛及眼眶、鼻根,視力驟降,如隔霧視物,觀燈則有虹暈(燈火四周有圈狀如彩虹),嘔惡頻作,白睛混赤,黑睛(角膜)表面粗糙,狀如薄霧氣色,瞳神散大,眼珠按觸有堅硬感,甚者如石之硬。

  綠風內障與內科的肝陽頭痛或嘔吐相鑒別:本病具有視力驟降,黑睛混濁,瞳神散大,眼珠堅硬,白睛混赤的特征,多見於40歲以上的女性;而且在暗處工作或晚間易發。而肝陽頭痛和嘔吐一般無上述眼證。此外,還應與眼科的瞳神緊小癥相鑒別:瞳神緊小癥,除有疼痛、視糊共同點外,還有瞳神緊小,黑睛表面光滑,氣色如常,一般無嘔吐,按壓眼珠,硬度適中或偏軟。

  綠風內障的常見證型有:①肝鬱化火。證見胸脅疼痛,嘆息則舒,口苦咽痛,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疏肝瀉火,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②肝膽風火。證見偏頭疼痛如劈,惡心嘔吐頻作,易怒煩躁,口幹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平肝熄風,方用綠風羚羊飲加減。③脾胃虛寒。證見嘔吐頻頻,嘔吐物清稀,四肢不溫,脈沉細,苔膩舌質淡嫩,治宜溫中散寒,方用吳茱萸湯加減。

  針灸治療:取攢竹、太陽、絲竹空、合谷、風池、足三裡、太沖、行間、瞳子窌、內關、神門等穴,每次取3~4穴。

  治療綠風內障的方法還有局部用藥,可以1~2%檳榔堿眼藥水滴眼,每半小時一次,待瞳孔縮小及眼壓下降後,每日滴眼3~4次。或用1%丁公藤眼藥水滴眼,每日四次。

  本癥致盲率甚高,故需嚴密觀察,必要時需以手術治療。忌飲濃茶,且不宜在晚間或暗處勞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