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中醫學傢、醫學教育傢。1955年6月1日卒。名彭年。川沙(今屬上海)人。少時曾受過師範教育,後又從姚孟醺學習經學。又在暨南大學、持志大學執教,間又自習中醫至30餘歲。當時惲鐵樵在滬舉辦中醫函授。他一方面報名學習,另一方面協助惲辦理函授。並在上海某些中醫學校執教。在西方醫學影響下,他與徐衡之等人為“發皇古義,融合新知”,成立上海國醫學院,不久又舉辦“遙從部”(即函授學校)、創刊《中醫新生命》,廣招學員,擴大影響,有不少近現代有名中醫出自他的門下(如嶽美美中等)。

  陸淵雷在學術上認為中西兩種醫學體系各有長短,不能偏廢。但他更熱心於中醫之科學化。認為,應該使其他各醫學體系得以真正瞭解中國的古代醫學。因此,他認為在醫療實踐中,引用西醫之科學道理,或實際應用一些西藥,都不應該加以歧視或責罵。他的這種思想,具體體現在他的主要作品《傷寒論今釋》、《金匱要略今釋》中。他大量引述西醫學的理論,生理解剖學、藥理學及臨床科學的內容,力圖論證《傷寒論》及《金匱要略》等古代醫學典籍的正確,但也不乏牽強附會之談。除以上兩種外,他還著有《陸民論醫集》、《流行病須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