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清熱瀉火藥。別名王連、支連。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為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三角葉黃連Coptis deltaidea或雲連Coptis taetoides的乾燥根狀莖。以上三種植物的藥材分別習稱味連、雅連和雲連。李時珍稱黃連“其根連珠而色黃”,故名。

  產地和性狀 黃連性喜高寒濕潤環境,野生者生於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林潮濕蔭蔽處,但已日益減少。現在的黃連商品以栽培者為主,多種在與野生者同一海拔地帶。秋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潤透後切成薄片,晾幹。

  味連多聚集成簇,常彎曲,形如雞爪,故亦稱雞爪黃連(圖1)。單枝根莖長3~6厘米,直徑0.3~0.8厘米。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粗糙,有不規則結節狀隆起及須根或須根殘基,有的節間莖桿表面平滑,習稱過橋,上部多殘留褐色鱗葉,頂端常留有殘餘的莖或葉柄。質硬,斷面不整齊,皮部橙紅色或暗棕色,木部鮮黃色或橙黃色,可見放射狀紋理,髓部有時中空。氣微,味極苦。主產中國四川、湖北、貴州、陜西等省亦產。

圖1 黃連原植物

  雅連多單枝,略呈圓柱形,微彎曲,長4~8厘米,直徑0.5~1厘米,“過橋”較長,1~3厘米,頂部有少許殘莖(圖2)。主產於四川省。

圖2 三角葉黃連原植物

  雲連根莖細小,分枝少,多為單枝,略呈連珠狀的圓柱形,彎曲呈鉤狀,長約2~5厘米,直徑1.5~4厘米,節間密(圖3)。主產於雲南省。

圖3 雲南黃連原植物

  性味和功能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功能清熱瀉火,解毒,燥濕。主治高熱神昏,吐血衄血,心煩不寐,目赤腫痛,牙痛,消渴,濕熱痞滿,嘔吐,痢疾,泄瀉,癰腫疔瘡,濕疹,水火燙傷等。

  成分和藥理 黃連的根莖含多種生物堿,主要為小蘗堿(黃連素),含量約5~8%。其次為黃連堿、甲基黃連堿、掌葉防己堿(巴馬亭)、藥根堿、木蘭堿等。

  黃連的小蘗堿有廣譜抗菌作用,對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霍亂弧菌、炭疽桿菌、痢疾桿菌(宋內氏株無效)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對多種革蘭氏陰性桿菌如枯草、肺炎、百日咳、鼠疫、佈氏等桿菌及白喉桿菌、結核桿菌也有抗菌作用。單用可產生抗藥性,但入方應用時則耐藥性較少出現。對阿米巴原蟲、沙眼衣原體、滴蟲等也有抑制作用。小蘗堿對乙酰膽堿具有劑量依賴性雙相作用,小劑量能抑制膽堿酯酶和增強乙酰膽堿作用,大劑量則可與乙酰膽堿發生競爭性拮抗。小蘗堿靜脈註射,有降低血壓和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小蘗堿有利膽作用,增加膽汁形成,並使膽汁變稀。小蘗堿有中樞抑制作用。黃連堿和小蘗堿還有抗炎、抗利尿、止瀉和抗應激性潰瘍作用。

  應用和禁忌 黃連用治溫熱病及疔毒瘡瘍之熱毒內攻而高熱神昏,吐血衄血,發黃發斑,可配黃芩、黃柏、梔子等瀉火解毒之品同用。黃連能瀉心火,治心火亢盛,心煩失眠,可配地黃、朱砂;如心火上炎屬腎陰虧損,水不濟火者,則配阿膠、雞子黃等以滋陰降火;如心火上炎屬腎陽衰微,火不歸原者,可佐以少許肉桂以引火歸原。黃連亦瀉肝火,若肝經鬱火,橫逆犯胃而脘脅疼痛,嘈雜吞酸,常可與吳茱萸配用;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羞明多淚,如急性結膜炎、角膜炎、電光性眼炎,內服煎湯可與夏枯草、決明子配用,外用以人乳浸汁滴眼或煎水洗眼。黃連瀉胃火,治牙齦腫痛,可配生石膏、升麻等;治消渴,則配天花粉、生地黃。黃連苦以燥濕,寒能清熱,故又為治療濕熱諸癥的要藥。如濕溫病濕熱阻於腸胃,發熱纏綿不已,胸悶嘔惡,大便溏泄,常配厚樸、半夏、梔子等以增強泄熱燥濕之功。治濕熱痢疾便下膿血,腹痛裡急後重者,加木香行氣;若熱毒赤痢,發熱重者,則配伍白頭翁、秦皮、黃柏以加強清熱解毒之效。若濕熱互結心下,胸痞腹滿,泛惡泄瀉,配黃芩、半夏以辛開苦降,寒熱兼治。如濕熱挾痰,虛煩眩暈,則配枳實、竹茹。黃連亦治蛔厥腹痛,可配烏梅、黃柏等。黃連還治臟毒便血、痔瘡出血,亦是取其清腸導毒之功。黃連清熱解毒,故亦為治療瘡瘍常用藥。內服可配當歸、赤芍、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外用不論已潰未潰,皆可用黃連研末調塗,使局部紅腫消退,或促使膿液吸收及瘡口愈合。外用還可治皮膚赤腫熱癢,糜爛流水,或煎水搽,或研末油調搽,亦可配松香、海螵蛸、黃蠟熬膏塗敷;治水火燙傷配冰片、寒水石研細油調搽;治內耳流膿,與硼砂配成溶液滴耳。內服煎湯用量1.5~6克,研末吞服每次0.3~0.6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和塗搽。用於溫病高熱、熱毒熾盛或濕熱蘊蒸,宜用生黃連;治上焦火,宜用酒黃連;治肝火、胃熱嘔吐,宜用萸黃連、薑黃連;治下焦火宜鹽水炒。凡陰虛煩熱,胃虛嘔吐,脾虛泄瀉宜慎服。黃連苦寒易傷陽敗胃,用之不可過量,當中病即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