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歐洲西北部島國,國土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島上的北愛爾蘭4部分和眾多小島組成。西、西北瀕臨大西洋,南、東和法國、荷蘭、丹麥隔海相望。海岸線曲折漫長,島上河流縱橫,航運便利。面積244108平方公裡,人口5625.6萬(1984),主要是英格蘭人,占人口的80%以上,其次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威爾士人等。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其中大部分屬於英格蘭教會(英國國教),一部分屬於蘇格蘭教會,另有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教。通用英語,首都倫敦。

  古代不列顛 在不列顛群島上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約公元前第3千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克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其中有一支稱為不列吞人,不列顛這一名稱可能來源於此。克爾特人已知使用鐵器,耕犁在技術上不斷進步,並已使用貨幣。生產力發展促使克爾特社會逐漸分化。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羅馬人以位於泰晤士河口的倫敦為中心,向四面八方修起大道,連接各地的城市,使倫敦成為羅馬不列顛統治和對外聯系的中心。為阻止北方克爾特人南下,公元1世紀20年代羅馬皇帝P.A.哈德良在位時期,羅馬人在大不列顛島北部修建瞭一條橫貫東西、全長118公裡的長城,史稱哈德良長城(見彩圖)。在羅馬人統治的東南地區,羅馬人和克爾特人上層搶占部落的公有土地,建立起奴隸制大田莊,變克爾特人或戰俘為奴隸。羅馬人強迫奴隸從事耕種、采礦,奴隸販子還把奴隸遠銷到歐洲大陸。3~4世紀,隨著奴隸反抗鬥爭的加劇,羅馬帝國逐漸衰落。4世紀中葉前後,不列顛反抗羅馬統治的鬥爭也漸趨激化。到407年,羅馬駐軍被迫全部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即告結束。

哈德良長城(2世紀)

  中古時期的英國 從5~6世紀日耳曼人入侵,到17世紀中葉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是英國封建生產方式形成、發展和衰落的時期;學術界亦有把諾曼征服視為英國中古史開端的觀點。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主不列顛 羅馬人撤離後,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麥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來自萊茵河下遊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從5世紀中葉起陸續侵入不列顛。入侵過程延續約一個半世紀。入侵者洗劫城鎮和鄉村,不列顛人被殺戮或淪為奴隸,有的被驅趕到西部、西北部山區,大部分人同入侵者融合,形成後來的英格蘭人,或稱英吉利人。到7世紀初,入侵者先後建立起7個強國:東部和東北部盎格魯人的麥西亞、諾森伯利亞和東盎格利亞,南部撒克遜人的威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蘇塞克斯,東南部朱特人的肯特。這個時期史稱“七國時代”。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時是氏族部落組織。入侵過程中,原來的氏族組織解體,按地域組成的村社代之而起。村社土地公有,歸村社自由農民使用。隨著生產力發展,土地逐漸變成私有財產,出現瞭貴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農和奴隸。村社成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過渡的形式,一般認為是英國社會封建化過程的開始。6世紀末,基督教傳入英國。597年,羅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在位)派修士奧古斯丁到英格蘭傳教。到7世紀下半葉,英格蘭全境基本上都皈依瞭羅馬基督教。(見彩圖)

英國撒克遜式教堂(建於682)

  丹麥人入侵 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為抗擊丹麥人,威塞克斯王國國王埃格伯特(約802~839在位)於827年統一七國,建立統一的英格蘭王國。到9世紀末,丹麥人已在大不列顛島上建立大片居留地。879年,阿爾弗烈德大王和丹麥人訂立條約,將英格蘭東北部劃歸丹麥管轄,稱為“丹麥區”。10世紀初,阿爾弗烈德大王的後繼者逐漸收復丹麥區。11世紀初,丹麥人卷土重來,丹麥王克努特大帝成為全英之王(1016~1035在位)。克努特之子死後,英國王位復歸於英人愛德華(1042~1066在位)。丹麥人占領期間,英國封建化過程加速。由於戰爭頻仍,稅課繁苛,特別是沉重的“丹麥金”,使自由農民紛紛破產,淪為依附農。國王以詔書的形式把土地冊封給教俗貴族,成為封建領地。930年,英王下令“(自由)人必有主”,農民為躲避戰禍和捐稅、求得安全,便將土地交給大地主,再領回耕種,表示自己受地主保護。國王還給教俗地主以“特恩權”,即對領地內的依附農民實行政治、經濟、法律等全面統治的權力。特恩權加速農民的農奴化。

  諾曼征服 英王愛德華死後無嗣,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於1066年率軍入侵,同年10月進入倫敦,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在位),史稱“征服者威廉”,諾曼王朝(1066~1154)由此建立。諾曼征服加速完成瞭早已開始的封建化過程,封建生產方式基本確立。威廉征服英國後,宣稱自己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大量沒收盎格魯-撒克遜貴族和自由農民的土地,把全國可耕地面積約1/6和山林面積約1/3據為己有,其餘的分給他的諾曼親信和隨從,並根據分封土地的多少,授以貴族爵位。教會也由諾曼人接管。威廉一世的封臣再將自己的封地分成小塊,分賜給自己的附庸。通過分封土地,建立起一套嚴密的封建等級制度。威廉不僅要求自己的直接封臣宣誓效忠,要求封臣的封臣也對他效忠。

  1086年,威廉派出大臣到全國進行調查,編成土地調查書(亦稱土地清丈冊),詳細記載每郡多少土地屬於國王,多少屬於領主,各領主又有多少附庸,每個莊園有多少土地、牧畜,多少自由農民、依附農民、奴隸,多少森林、草地、牧場、磨坊、魚塘等,領地上有多少貨幣收入(見彩圖)。編制清冊的目的,是為瞭讓國王詳細掌握封臣的財產狀況,從而要求他們嚴格履行封建義務。人們害怕這種調查,感到象是面臨末日審判一樣,因此調查清冊被稱為《末日審判書》。據這次調查,英國當時的人口約150~200萬,貴族約占4%,自由農民占12%,農奴及其他依附農民占70%以上。這表明諾曼征服後,農奴制迅速發展瞭。在地方上,國王的權力主要通過各郡郡長貫徹。郡長由國王任命並直接管轄。為商討國傢大事,國王組織樞密院,該院當時又稱元老院或國王法庭。諾曼王朝通過以上措施,建立起比法國更加強大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這是英國封建制的一個重要特點。強大的王權得到中、小封建主、教會和富裕市民階層的廣泛支持,他們要求得到王權的保護。大封建領主反對王權過於集中,但他們封土分散,難以割據一方、同王權對抗。

《末日審判書》(片斷)

  諾曼征服後,在分封的領地上到處都出現封建莊園。封建莊園是英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領主是莊園裡握有全權的最高統治者。莊園土地通常包括領主直接領有地、農奴份地和森林、牧場、池沼等公用地3部分。勞役地租是主要剝削形式。大部分農民淪為真正的農奴。農奴在英國叫做維蘭,擁有15~30英畝份地,為領主服勞役;此外還有邊農、茅舍農和奴隸。英國社會封建化的過程是漫長、緩慢、不徹底的,保留瞭較多的前封建殘餘。莊園裡還有不少自由農民。大封建領主的勢力不如歐洲大陸一些國傢封建主勢力強大,封建制度的解體也比其他國傢早。這是英國封建制度的又一特征。

  大憲章和議會起源 威廉征服後建立起的強大王權對鞏固封建秩序起瞭積極作用,雖有大封建諸侯時起背叛,終未能壓倒王室。但國王們連年對外征戰,需要諸侯們提供越來越多的軍費。到金雀花王朝的無地王約翰統治時期(1199~1216在位),君臣之間矛盾尖銳化。諸侯們要求維持封建的權利義務,約翰王卻肆意踐踏既成的封建秩序,又在對外戰爭中失敗,丟失瞭在法國的大部分領地。因此,不僅大封建主,就連支持王權的中、小領主乃至市民也投入瞭反抗國王的行列。在聯合壓力下,約翰被迫於1215年6月接受《大憲章》,與封建主妥協。大憲章本質上是一個封建性文件,是保護封建領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護市民貿易自由這樣有進步意義的條文。(見彩圖)

《自由大憲章》(片斷)

  但約翰不久就否認憲章,君臣之間內戰連綿不斷。1258年,亨利三世(1216~1272在位)為幹預意大利戰爭,又向諸侯索取軍費。在1263年爆發的內戰中,S.de孟福爾在一些諸侯、騎士和市民支持下獲勝,一度俘虜亨利三世和王子愛德華,控制瞭國傢。1265年,孟福爾召集有僧俗貴族、騎士和市民代表參加的大會,此為議會的胚胎。1295年,國王愛德華一世(1272~1307在位)為籌集戰費,再次召集議會(見彩圖)。除僧俗貴族外,還有每郡騎士代表2人、每市市民代表2人參加,史稱“模范議會”。議會此後經常召開,1297年獲批準賦稅權,14世紀又獲立法權。從14世紀中葉起,貴族和騎士、市民逐漸分別開會,慢慢演變出上下兩院。議會的出現對以後英國歷史發展有積極意義。

愛德華一世主持議會

  瓦特·泰勒起義 13~14世紀,英國封建經濟發展到極盛。農業耕作技術改進,城市發展,商品貨幣經濟滲入農村。封建領主要求更多的貨幣,在農村開始瞭用貨幣地租代替勞役或實物地租的“折算”過程。折算使少數富裕農民贖得人身自由,但廣大農民群眾紛紛破產,淪為農村的雇傭勞動者。1348~1350年橫掃歐洲的黑死病,奪去英國近半人口。由於勞動力短缺,國王愛德華三世(1327~1377在位)頒令,規定勞動者必須接受低工資雇傭,否則予以監禁。城鄉窮苦人民走投無路,被逼揭竿起義。牛津大學神學教授J.威克裡夫(約1320~1384)及J.保爾等下層教士“羅拉德派”的改革宣傳為起義作瞭思想準備。1380年,國王理查二世(1377~1399在位)為征集英法百年戰爭戰費,增收人頭稅,導致起義於1381年5月爆發,領袖是泥瓦匠瓦特·泰勒,史稱“瓦特·泰勒起義”。起義雖遭失敗,但震撼瞭英國的封建農奴制度。14世紀末,英國農奴制實際上已經解體。15世紀時,絕大多數農奴贖得人身自由,成為自耕農,他們在法律地位上分為自由領有農和公簿持有農。貨幣地租成為地租的主要形式。封建主階級也發生變化,從富裕農民、占有土地的商人以及中小貴族中產生新貴族,他們采用資本主義經營方式。舊貴族的統治陷入危機,封建騎士制度日趨解體。經過1455~1485年的玫瑰戰爭,舊貴族力量大大削弱,為資本主義關系的發展創造瞭有利條件。得到新貴族和資產階級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1485~1509在位),開始瞭都鐸王朝的統治。

  資本原始積累 圈地運動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5~16世紀,毛織業成為英國的“民族工業”,對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地主把農場改為牧場,還通過圈地圍田或侵占公地,把小地產集中,連成大片。這樣一來,大批自耕農失去土地而破產,淪為流浪人。國王從1530年起頒佈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雇於新貴族和資本傢。海外掠奪和貿易也是原始積累的重要途徑。16世紀以後,英國陸續組織許多貿易公司,進行海盜掠奪。碼頭官吏、海關人員、海軍官兵,甚至地方高級官吏,都勾結海盜。海盜J.霍金斯販運黑人致富,F.德雷克則在伊麗莎白一世贊助下劫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並於1577~1580年間進行瞭震驚歐洲的環球航行。1588年,英國戰勝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權上邁出第一步。(見彩圖)

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

英國海盜在南美襲擊西班牙船隊

  專制王權和宗教改革 都鐸王朝統治時期,英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王權空前強化。舊貴族在玫瑰戰爭中自相殘殺殆盡;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希望保持和平,以利於發展經濟。亨利七世利用這些條件,實行絕對專制統治。他解散封建貴族的傢臣,設“星室法庭”,懲治不馴順的貴族。亨利八世時正式成立樞密院,聽命於國王,地方上的治安法官則受樞密院監督。專制王權的統治首先依靠新貴族,多從他們中間選任治安法官;其次是依靠新興的城市資產階級,包括手工工場主、大商人和銀行傢等。都鐸王朝一貫執行重商主義政策,保護和獎勵工商業和航海業,以增強國力。

  1527年,亨利八世國王要求離婚遭教皇拒絕,由此觸發同羅馬教廷的公開沖突。從1529年起,他指使議會通過一系列法令,割斷英國教會對教廷的宗屬關系,禁止英國教會向教皇繳納貢賦;1534年,議會通過《至尊法令》,規定英王為英國教會之首,有權任命教職和解釋教義,英國教會遂成為國傢機構的一部分,英國國教就此確立。宗教改革客觀上符合建立民族國傢的願望,得到多數臣民的支持。亨利八世還大量沒收寺院財產,把沒收的土地投入市場拍賣。這也是資本原始積累的途徑之一。

  16世紀,英國經濟發展,文化亦興。人文主義者T.莫爾撰寫《烏托邦》,成為空想社會主義的先驅。詩人E.斯賓塞初寫田園詩,後寫《仙後》,歌頌伊麗莎白一世時代。F.培根作為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創始人”,撰寫《學問的推進》(1605)和《新工具》(1620),倡導歸納的和實驗的新哲學。16世紀後半葉,英國文學中最繁榮的是戲劇。悲劇作傢C.馬洛是新劇的先驅,他盛年早逝,但留下可觀的戲劇創作遺產。文學巨匠W.莎士比亞是英國最偉大的人文主義者、最傑出的戲劇傢和詩人。他留下許多不朽名著,對人類文化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近現代英國 近現代英國歷史起始於17世紀中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這是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和發展的時期。

  資產階級革命 1603年,伊麗莎白女王死後無嗣,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繼承英國王位,稱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開始斯圖亞特王朝統治(1603~1649,1660~1714)。16世紀後半葉到17世紀前半葉,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經濟實力日益強大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越來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權的專制統治。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ID=cha_shiliu]無視這些變化,堅持“君權神授”,大力加強英國國教,迫害要求“純潔”教會的清教徒,並出售工商業專賣權,恢復早已廢棄的苛捐雜稅,致使矛盾激化。1628年,議會反對派提出反映資產階級要求的《權利請願書》,國王遂解散議會,實行11年無議會統治。為籌集軍費鎮壓蘇格蘭長老派(清教中的保守派)教徒起義,查理一世被迫於1640年4月召集議會,3周後又解散議會,史稱此屆議會為“短期議會”。同年11月,查理被迫第2次召集議會,這屆議會一直存在到1653年,史稱“長期議會”,是革命的領導中心。它的召開被認為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1641年11月,議會向國王提出《大抗議書》;翌年1月,國王企圖逮捕議會反對派首領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諾丁漢向議會宣戰。

  第1次內戰初期,議會軍節節失利。O.克倫威爾率領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農和手工業者組成的一支騎兵隊伍,1644年取得馬斯頓大捷,扭轉戰局,被譽為“鐵軍”。1645年初,議會按照克倫威爾的要求改組軍隊,建立“新模范軍”,新模范軍在1645年6月納斯比戰役中擊敗王黨軍隊。翌年,國王被俘,第1次內戰以議會軍勝利告終。內戰期間,議會先後通過法令,沒收王黨分子土地,拍賣給資產階級,廢除地主對國王的封建義務,但農民一無所得。戰爭結束後,革命陣營內部長老派、獨立派和平等派之間矛盾激化。1647年底,查理國王逃跑,1648年2月,王黨勢力乘機又挑起內戰,在獨立派、平等派聯合打擊下,王黨勢力復被擊敗,第2次內戰結束。1648年12月,克倫威爾清除瞭議會中的長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斬首(見彩圖),同年宣告建立一院制共和國。資產階級共和國先後鎮壓平等派和掘土派,征服愛爾蘭和蘇格蘭,打敗荷蘭和葡萄牙。1707年,蘇格蘭正式並入英國,英國從此亦稱大不列顛。1653年4月,克倫威爾驅散殘餘議會,12月建立護國政府,實行軍事獨裁。

查理一世被處死

  1660年2月,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盡管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1685~1688在位)力圖復辟舊秩序,但革命期間發生的社會經濟變革已不可逆轉。1679年,圍繞王位繼承問題議會分成輝格和托利兩派,是為近代政黨的起源。1688年6月,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國王老年得子。為阻止天主教信徒繼承王位,輝格黨和托利黨聯合行動,邀請信奉新教的荷蘭執政威廉來英國即位,11月,威廉率艦隊在英國登陸,推翻復辟王朝。1689年2月,威廉和妻子瑪麗同時登位,威廉稱三世(1689~1702在位);瑪麗稱二世(1689~1694在位)。這次政變史稱“光榮革命”。光榮革命是地主貴族和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開始,它所宣佈的《權利法案》限制王權,擴大議會權力,奠定瞭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基礎。

  此後,英國議會君主制逐漸形成和發展,輝格和托列兩黨進行長期爭權奪利的鬥爭。1714年,漢諾威王朝入主英國,輝格黨取得長達60多年的政治優勢。在R.沃波爾任內,國王的主要咨詢機構樞密院發展成內閣,內閣首腦由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內閣對議會負責。沃波爾實際是英國第1任首相(見表)。

英國歷屆首相表

  工業革命 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資本原始積累更加迅速。議會法令使圈地合法化,圈地規模迅速擴大。在廣大被圈占土地上建立起資本主義農場或牧場,被剝奪生產資料的農民成為"自由"勞動力。國內市場擴大。1689~1763年間,英法為爭奪殖民地屢開戰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後,英國政府在1793~1815年期間,積極組織並參加反法聯盟。在整個18世紀,英國成為販賣黑奴的國際中心。在國內,政府實行保護關稅政策,高關稅阻止外國商品輸入,獎勵本國工業品出口,以低稅保護本國工商業發展。以上種種原始積累手段為工業生產的變革提供瞭前提。18世紀後半葉,在工業生產中出現並開始使用機器,這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變革首先發生在棉紡織業。1733年織機中開始采用飛梭,60~70年代紡紗機普遍采用;80年代,蒸汽機投入使用。隨著蒸汽機采用范圍的擴大,特別是機器制造業的出現,工業革命迅速擴展到各部門。到19世紀30~40年代,各主要工業部門都采用機器,大機器生產在紡織業中已占主導地位。英國從農業國發展成工業國,工業革命至此基本完成。工業革命改變瞭英國的經濟地理面貌,西北地區興起一批工業大城市,人口也向那裡集中。19世紀中葉,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1個工業強國。工業革命造就瞭兩個新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他們之間的對立和鬥爭成為英國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議會改革與憲章運動 隨著工業革命的勃興,英國工商業資產階級的力量漸漸壯大。他們的經濟實力迅速增長,但缺乏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權利。18世紀60~70年代,圍繞J.威爾克斯和《北不列顛人報》事件,工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代言人資產階級激進主義者抨擊國王的專橫和議會的腐敗,要求改革選舉制度,取消“衰敗選區”,擴大選舉權,在議會中增添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他們的主張受到為喬治三世國王(1760~1820在位)所不信任的輝格黨貴族的支持。輝格黨人采取一些措施,進一步限制王權。18世紀末,在法國革命影響下,下層人民群眾掀起爭取改革的運動,他們希望獲得參政權以改善自己的經濟地位,並對後來的改革作出瞭重大貢獻。1830年,在各階層人民壓力下,輝格黨C.格雷政府提出議會改革法案,經過一年多的鬥爭,1832年6月,改革法案經議會兩院通過、國王批準成為法律。1832年第1次議會改革法稍稍調整擴大瞭選舉權,工業資產階級獲得政治權利,開始躋身於統治階級行列。

英國議會大廈

  議會改革未給工人帶來任何好處,他們為爭取普選權進行新的鬥爭,憲章運動興起。1838年,倫敦工人協會提出《人民憲章》,要求按民主原則改革議會。1840年成立全國憲章協會。1840、1842和1848年,憲章派在全國掀起3次群眾性的向議會請願運動,在請願書上簽名者達數百萬人,但請願書都被否決,運動被鎮壓。1848年以後,運動轉入低潮,逐漸銷聲匿跡。憲章運動雖未成功,但為工人階級留下瞭寶貴的鬥爭遺產。

  19世紀下半葉 19世紀50~70年代,是英國自由貿易資本主義發展的鼎盛時期。其時正值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有“維多利亞時代”之稱。這個時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其鋼鐵產量占世界總產量一半以上,進出口貿易占世界總額的1/3以上,倫敦成為國際金融、貿易中心。1832年議會改革後,托利黨和輝格黨逐漸改造成為近代資產階級政黨──保守黨和自由黨,兩黨輪流執政。由於經濟地位鞏固,資產階級在政治上也開放較多的民主自由。1858年取消對猶太人政治權利的限制。1867年和1884年進行瞭第2次、第3次議會改革,使城鄉工人階級上層獲得選舉權。1872年,議會開始實行秘密投票。資產階級政府還改革教育制度、文官制度、司法制度和軍隊。改革促進瞭資本主義制度的鞏固和發展。

  從當時的經濟繁榮中得到好處的主要是統治階級,廣大勞動群眾勞動強度大,生活非常貧困。但資產階級從他們的高額利潤中分出少許份額給工人階級上層和熟練工人,使這部分工人的條件得到改善。這些人因而倡導階級合作,主張通過協調解決勞資糾紛,主張工人組織的活動內容應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爭取改善勞動條件及其他福利,反對進行罷工及其他旨在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階級鬥爭。19世紀中葉以後,湧現出一批這樣的工會組織,混合機器工人協會(1851)可作為一個代表。它們按行業(一個地區乃至全國)組成,隻吸收熟練工人,排斥非熟練工人參加。它們沿著爭取改良的工聯主義道路發展,因而被稱為“新模范”工會。

  60年代初,在K.馬克思、F.恩格斯幫助下,英國工人投身政治鬥爭,支持美國、波蘭人民的鬥爭,參與創建第一國際,在國內開展爭取普選權的鬥爭。1868年召開工會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要求政治權利。80~90年代,社會主義運動復興,出現瞭社會民主聯盟(1884)、費邊社(1884)、獨立工黨(1893)等社會主義組織。工人運動中也出現新氣象,廣大非熟練工人紛紛組織起來,開展罷工鬥爭,號召工人隊伍團結。1900年,工會和社會主義組織、政黨的代表共同組成“工人代表委員會”,1906年委員會更名為“工黨”。工黨初建時隻吸收團體會員,是各團體的選舉聯盟。1911年,成立英國社會黨。

  殖民擴張 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1801年合並愛爾蘭,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對亞洲的侵略繼續擴大。19世紀中葉,發動兩次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參與鎮壓中國太平天國革命;鎮壓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強化對印度的統治。1876年,保守黨B.迪斯累裡內閣為維多利亞女王加冕,使其成為印度女皇。此後英國又稱為大英帝國(或英帝國)。此外,在伊朗、緬甸、南非、埃及、東非以及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地也擴大侵略,還逐步對南美洲進行滲透,成為那裡最大的投資者。1867年,加拿大成為英國第1個自治領。

關於英國直接統治印度的諷刺畫(1895)

  19世紀末期,英國殖民擴張的重點轉移到非洲。它從法國手中奪得瞭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進而占領埃及(1882)和蘇丹(1899),積極參加殖民列強瓜分西非、東非和中非的爭奪戰,參加1884~1885年列強分贓的柏林會議(1884~1885)。為實現帝國主義分子C.J.羅得斯提出的修建一條從開普敦到開羅縱貫非洲大陸的大鐵路的所謂"二C計劃"(開普敦和開羅的英文寫法第一個字母都是“C”),加緊侵略南非,1899年爆發英佈戰爭,英國並吞奧蘭治和德蘭士瓦。19世紀末,在亞洲控制緬甸、阿富汗,1900年參與鎮壓中國義和團運動,並染指中國西藏。截至1914年,英國的殖民地已廣佈世界各大洲,殖民地面積計達3350萬平方公裡,殖民地人口達3.94億,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向帝國主義過渡,1902年國內已出現57傢托拉斯及其他壟斷組織,某些部門還加入瞭國際壟斷聯盟;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溶合,財政寡頭與大銀行控制一切;資本輸出大量增加。1899年時食利者收入超過外貿收入的4倍。

  19世紀,英國科學文化取得輝煌成就。C.R.達爾文以其《物種起源》(1859)奠定瞭生物進化論的基礎。才華蓋世的詩人G.G.拜倫以其浪漫主義的卓越詩篇著稱於世,他用詩抨擊貴族的反動,支持民族解放鬥爭。因此他被統治者逐出祖國,英年早逝於異邦。C.J.H.狄更斯是英國文學史中現實主義的創始人和最著名代表、英國人民的作傢,其作品反映瞭英國資本主義極盛時期下層勞動群眾的苦難。F.哈代、蕭伯納和J.高爾斯華綏等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葉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著名代表。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19世紀70年代以後,英國逐漸喪失工業壟斷地位。後起的德國、美國逐步趕上並超過英國,導致相互間矛盾的空前激化。20世紀初,德國成為英國最危險的競爭對手。面對嚴峻的形勢,英國政府積極擴充軍備,尤其是海軍。1908年,自由黨政府決定對海軍實行“雙強標準”原則,即英國軍艦噸位不能少於兩個最強的海軍大國軍艦噸位的總和。H.H.阿斯奎斯自由黨內閣還進行瞭一些旨在改善勞動群眾狀況的改革,以安定後方。1914年,議會通過愛爾蘭自治法案,後因大戰爆發,自治法到1921年才付諸實施(見彩圖)。愛爾蘭本部獲得自治,成立愛爾蘭自由邦,北部6個郡仍歸英國。此後英國正式國名改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為對付德國,英國放棄19世紀奉行的““光輝孤立””外交政策,1907年以後,英、法、俄“三國協約”實際上已經形成。它同已經形成的德、奧、意“三國同盟(1882)”相對峙。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大戰期間,英國派遠征軍到歐洲大陸,是西線戰場主要參戰國之一。1916年5月,英德海軍為爭奪海上霸權,在北海進行日德蘭大海戰。1917年,英國最終擊敗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維護瞭它的制海權。戰爭中英帝國參戰人員陣亡總數達50萬以上。大戰初期,自由黨聯合保守黨、工黨組成聯合內閣,1916年自由黨人D.勞合·喬治繼任首相,組成5人集體內閣,總攬大權。為瞭爭取群眾、特別是婦女群眾對戰爭的支持,1918年第4次改革議會選舉法,實行全體成年男子和30歲以上婦女的普選權。1928年選舉權擴大到全體成年婦女。1918年11月,大戰以德國等同盟國的失敗告終。

愛爾蘭議員在英國議會下院拒絕以傳統方式表決(1900)

  戰後英國經濟困難。1921年失業人口達到200萬。礦工、鐵路工人先後罷工,要求增加工資,縮短工時,恢復戰爭期間被削弱瞭的工會權利。1921年英國共產黨成立。戰後繼續執政的勞合·喬治聯合政府內部由於在內外政策上的分歧,1922年10月,保守黨退出聯合內閣,勞合·喬治辭職,A.B.勞遂組成清一色保守黨內閣(1922~1923)。此後自由黨再沒有單獨執掌過政權,它的地位逐步被工黨取代。1923年12月,議會大選,保守黨失敗。1924年1月J.R.麥克唐納工黨政府執政。同年11月讓位給S.鮑德溫保守黨內閣。1929年5月末,麥克唐納又主持第2屆工黨內閣;1931年8月組成3黨聯合的國民內閣,仍由麥克唐納任首相,直至1935年6月。在間斷執政的10餘年間,麥克唐納工黨政府恢復和發展經濟,救濟失業,改進社會福利設施,並實行惠特利住宅計劃,以改善國民住宅條件。1924年工黨政府承認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傢蘇聯,1929年又恢復被保守黨人中斷的同蘇聯的外交關系。

  盡管如此,勞資之間的沖突仍很激烈。1925年,礦主向礦工提出降低工資,取消工資最低限額,以區域性工資合同取代全國性合同等,並威脅如果工人拒絕這些條件,礦主將實行同盟歇業。面對資本傢的進攻,1926年5月4日,英國工人掀起震驚世界的全國總罷工。投入罷工的工人總計約50萬,規模空前。總罷工持續到12日,工會大會總委員會宣佈停止總罷工。煤礦工人則單獨堅持鬥爭到11月。罷工在政府鎮壓和工會右翼首領妥協下失敗。此後19年,總罷工被宣佈為非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殖民帝國開始解體。殖民地紛紛要求獨立,大戰前已經取消自治的6個自治領要求完全獨立。1926年帝國會議宣佈自治領和宗主國享有平等的法律權利,但外交和軍事仍受英國控制。1931年,議會公佈《威斯敏斯特法》,規定英國議會的任何一項法律,未經自治領正式承認,在自治領概不適用。自治領頒佈的法律則無須英國議會批準。此後,自治領開始取得同宗主國平等的權利。“英帝國”的稱謂改成瞭“英聯邦”。(見英帝國和英聯邦)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20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爆發世界性經濟危機,帝國主義國傢之間矛盾加劇。德意日法西斯在東西方燃起侵略戰火。新的世界大戰迫在眉睫。英國對法西斯姑息遷就,縱容侵略。1937年,A.N.張伯倫出任英國首相後,更加變本加厲地推行綏靖政策。他改組國民內閣,掃除推行綏靖計劃的障礙。1938年9月,他3次飛往德國會晤A.希特勒,並於9月29日夥同希特勒簽訂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協定》。1939年9月,德國進攻波蘭,歐戰爆發,英國對德宣戰。1940年4月,希特勒的侵略矛頭指向西方,綏靖政策破產,張伯倫被迫辭職,主張對德國采取強硬政策的W.L.S.丘吉爾組成戰時聯合內閣(1940~1945)。為保證舉國上下團結對敵,政府實行戰時各黨派之間的“政治休戰”和勞資之間的“工業休戰”。丘吉爾上臺後,立即組織敦刻爾克撤退,把國民經濟納入戰時軌道,並迅速擴充軍備。1940年7~9月在德國發動的“不列顛空戰”中,英國空軍有效地打擊瞭敵人。1943年5月以前,英軍的主要戰場在北非;1943年9月英美軍隊在意大利南部登陸,迫使意大利投降;1944年6月英美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見彩圖)

W.L.S.丘吉爾(後左)在諾曼底視察(1944年7月)

  戰後重建 戰後英國更加削弱,降為二等強國。1945年7月工黨在大選中獲勝,C.R.艾德禮出任首相,工黨政府在1945~1948年間對英格蘭銀行、煤礦、煤氣、電力、電報、國內運輸、海外航空等部門實行國有化,以一定程度的計劃性指導戰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1947年,參與擬定並接受馬歇爾計劃,從美國得到大量援助,經濟逐步復蘇。與此同時,工黨政府還實施一些改善勞動人民狀況的措施:廢除1927年工會法,恢復工會合法權利;對居民實行免費醫療、食品漲價津貼以及社會保險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由工黨和保守黨輪流執政。經濟發展緩慢。戰後初期,國民生產總值居資本主義世界第2位,50~60年代,又先後被聯邦德國、法國和日本超過。1979年大選後,保守黨執政,M.H.撒切爾夫人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2、1987年連任。撒切爾政府采取國有企業私有化的政策,在振興經濟方面取得不小成績(見彩圖)。但失業現象仍較嚴重,罷工時起。1984年3月至1985年5月的礦工罷工是英國工人運動史上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一次罷工,造成損失達30億英鎊。

北海油田鉆井平臺

英國煤礦工人大罷工(1984)

  戰後英國殖民帝國土崩瓦解。殖民地紛紛獨立,但大都留在英聯邦內,目前其成員國有49個(1985)。北愛爾蘭至今仍時有動亂,海外的小塊領地也屢有麻煩,英阿(阿根廷)馬爾維納斯群島爭端仍未解決。英國政府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49)、東南亞條約組織(1954)和中央條約組織(1955)的組織者之一。1973年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1950年1月承認中國,1954年6月,中英達成互派代辦的協議,1972年3月,兩國關系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系。1982年9月撒切爾夫人再次訪華,1984年12月第三次訪華,簽訂瞭《中英兩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見彩圖)

中英兩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簽字儀式(1984年12月)

  

參考書目

 程西筠、王章輝:《英國簡史》,商務印書館,北京,1981。

 A.斯克德、C.庫克著,王子珍、秦新民譯:《戰後英國政治史》,世界知識出版社,北京,1985。(A.Sked and C.Cook,Post War Britain: a Political History,Penguin Books, London,1980.)

 K. Morgan,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1984.

 D.Thomson,England in the20th Century, Penguin Books, London,1985.

 A. Briggs, Social History of England, Penguin Books, London,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