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地沿海著名港市,和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第2大工業城市,省轄市,浙東經濟中心。簡稱甬。位於省境東北部,甬江兩源流──奉化江與餘姚江交匯處及其下遊。轄5區及鄞縣、寧海、象山3縣。面積9365平方公裡,人口510.76萬;其中市區面積1033平方公裡,人口108.54萬。

寧波市區及附近

  寧波唐置明州,南宋改慶元府,元改慶元路,明初改明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以府有屬縣定海,遂改明州府為寧波府,取“海定則波寧”之意。寧波城垣創建於東晉年間,唐代在奉化江與餘姚江匯合處建子城(內城),後沿兩江匯口及南濠河、北鬥河築羅城(外城),城池規模從此奠定。唐以後寧波久居中國海外貿易重要門戶,商賈雲集。1842年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884年正式開埠,甬江北岸次第開發,市區擴展至江北,形成由城區、江東、江北3區構成的城市。1974年以後,在鎮海、北侖一帶進行大規模港口開發和工業建設,形成新市區。

  市境多平原,郊區有局部山丘。外圍三面為甬江流域分水嶺環抱,東北向海敞開。平原地面高程不足4米,河網密佈,奉化江、餘姚江及匯合後的甬江流貫其間。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農業水利條件好,郊縣盛產稻米、油菜籽、棉花、席草、蔬菜和水產品等。甬江從寧波到鎮海口入海處,長25公裡,航道穩定,可通行3000噸級海輪。鎮海口迤北,海岸多灘塗,適於圍海造地建廠,迤南至穿山一帶多深水岸線,適於建大港。

  寧波近代工業出現於19世紀末,但直至20世紀80年代,工業才有較快發展,擁有紡織、石油加工、食品、機械、冶金、金屬制品、電子、電力等工業部門。工業結構以輕型為主,自北侖區石油化工總廠和電廠投產後,重工業比重有所上升。發電能力為105萬千瓦的大型火力電廠──鎮海電廠已於1990年5月並網發電。傳統手工業品有鑲嵌木器、草席等。交通向以水運為主,有得天獨厚的深水良港,海運有定期客輪通往上海、舟山、溫州、象山,與大連、秦皇島、天津、青島、廣州、廈門等地有不定期的貨運;還開辟瞭至香港的航線,並與日本、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蘇聯等國有通航往來。70年代中期起,為適應海運船舶大型化需要,港區向河口海岸開拓,初步形成由寧波老港和鎮海(以萬噸級泊位為主)、北侖(2.5~10萬噸級深水泊位)新港(見北侖港)3港區組成的大海港,年吞吐能力逾3000萬噸。寧波港國際客運站已落成使用。建於鎮海區的遊山化工碼頭是中國唯一的液體化工碼頭。內河運輸現以直接腹地內貨運為主,連接杭甬運河和京杭運河的錢塘江溝通工程竣工後,已跨進間接腹地。鐵路有蕭甬線與全國路網聯結。公路有通向杭州、溫州、金華等地的幹線。近年又開辟至杭州、上海、北京和香港的航空線。

  寧波市建成區仍以老市區為主,老市區為行政、商業、地方工業及交通樞紐。鎮海區和北侖區的建成區較分散,主要為轉口港和大工業區。興建於1985年的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初具規模。寧波城內的明代藏書樓天一閣和北部的北宋古建築保國寺大殿,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封塔、月湖和招寶山亦為市內重要名勝古跡。市境鎮海關甬江口兩岸已建立寧波市海洋歷史保護區。市屬鄞縣有天童寺、阿育王寺和東錢湖等遊覽地及天童獼猴養殖場。象山縣石浦港建有對臺貿易加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