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長白山地一部分。位於吉林省中東部,由3列並行北北東—南南西山嶺組成。東為張廣才嶺、威虎嶺、富爾嶺和龍崗山脈;中為老爺嶺和吉林哈達嶺;西為大黑山脈,一般海拔300~600米,相對高度50~400米;僅個別山峰超過千米。地質基礎形成於古生代。第三紀初夷平作用盛行,山勢一般以平緩渾圓為特徵。但自喜馬拉雅運動以來又陸續抬升。在古生代,中生代因巖漿活動強烈,形成豐富的銅、鎳、鉛、鋅、金、鉬、鐵等金屬礦藏。另有煤、矽藻土和油葉巖等資源。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以冷濕為特特點,年降水量600~700毫米,無霜期120~145天。原始植被已破壞,現為白樺、山楊、蒙古櫟為主的次生林。地貌上低山丘陵與盆、谷地相間分佈,盆、谷地寬闊,如吉林、梅河口、樺甸、蛟河、新站等,均以富庶著稱,譽為“山間谷倉”,是吉林省開發較早地區。墾殖指數一般在20~30%。坡地以旱田為主,多種植玉米、大豆。溝谷平原多辟為水田,是省內主要水稻產區。林副業發達,多養鹿養蜂、種植煙草和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