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時期義大利北部以米蘭為首府的封建公國。11世紀末米蘭城即建立起城市公社,12世紀末在反抗神聖羅馬帝國侵略的鬥爭中,維護瞭本身的獨立地位。14世紀初,維斯孔蒂傢族奪取米蘭的政權,開始擴張領土。1386年,吉安·加萊阿佐·維斯孔蒂(1353~1402在位)成為米蘭君主,對內整頓民政稅制,對外以武力兼併領土,先後奪取義大利北部和中部的維羅納、帕杜亞、比薩、西耶那等城,使米蘭成為可與威尼斯共和國、佛羅倫斯共和國和教皇國相抗衡的封建邦國。1395年,吉安·加萊萊阿佐被神聖羅馬帝國文策斯拉斯皇帝冊封為米蘭公爵,米蘭公國由此形成。1447年宣佈為共和國。吉安·加萊阿佐死後,國內混亂,各主要城市落入地方專制君主手中。菲利波·馬裡亞·維斯孔蒂大公在位時期(1412~1447),米蘭公國國力迅速恢復,1421年攻占西部重要港口熱那亞,繼而打敗瑞士軍隊,擴大北方領地。菲利波·馬裡亞大公死後無嗣,米蘭貴族利用人民的不滿,宣佈成立共和國。1450年,原菲利波·馬裡亞大公之婿、雇傭兵首領弗蘭西斯科·斯福爾紮(1401~1466)奪取權力,取消共和制,重建米蘭公國,自封為大公。意大利戰爭期間,米蘭公國成為主要戰場。1535年,斯福爾紮傢族最後一個大公死去,米蘭公國淪為西班牙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