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主峰。位於陝西省眉縣南部,兼跨太白縣、周至縣部分地區。頂峰冰凍期長,除盛夏外,積雪不消。由關中平原南望,山頂銀光閃閃,故名。太白山是以巨大的花崗巖體為核心的斷塊山,形成於1億年以前的燕山運動時期。海拔3767米的頂峰八仙臺,為黑雲母花崗巖和黑雲母片麻巖構成的錐狀山峰。頂部平緩,巉巖裸露,建有廟宇。南北兩坡有串珠狀冰鬥湖,最大者為大爺海(大太白海),位於峰頂西北下側,海拔3590米,面積近5000平方米,呈橢圓形。湖水寒冷如冰,無寸草點塵,清鑒毛髮。還有有角峰、槽谷、冰鬥、羊背石等典型的第四紀冰川地形。花崗巖節理發育,斷層錯綜,多孤峰插天的花崗片麻巖柱峰。太白山為中國華北、華中和西南地區植物品種薈萃之地,資源豐富,垂直分帶明顯。以北坡為例,海拔約2600米以下為落葉闊葉林帶,2600~3350米為針葉林帶,3350米以上為灌叢、草甸帶。已發現種子植物1550餘種,苔蘚植物302種,及大量菌類植物,其中藥用植物510種,油脂植物150餘種等。野生動物2700多種,珍貴的大熊貓、金絲猴、羚羊等均為國傢保護動物。1965年已設立太白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太白山主峰及四周約5.4萬公頃的土地,現已成為自然地理、植物、動物、中藥、環境保護等多種學科野外考察的重要基地。“太白積雪”歷為“關中八景”之一,“鬥母(宮)奇峰”、“平安(寺)雲海”為著名勝跡。每年7~8月間,山上冰雪消融,宜於上山采藥、觀光和科學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