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西藏佛教格魯派(黃教)領袖。名阿旺羅桑嘉措(Ngag-dbang blo-bzang rgya-mtsho),西藏窮結人。六歲入拉薩哲蚌寺,九歲從班禪四世羅桑曲(見班禪)出傢。明崇禎十五年(1642)與班禪四世會同蒙古和碩特部領袖顧實汗,共同遣使赴盛京(今遼寧瀋陽)與清朝通好。當年他與班禪四世招引顧實汗攻滅與黃教為敵的噶舉派(白教)法王和掌握西藏實權的農奴主藏巴汗,控制瞭西藏地方政權,被尊為宗教領袖,以西藏地方賦稅收入作為“供養”。此後,遂憑藉強大大的經濟實力,空前地鞏固瞭西藏的封建農奴制度。清順治九年(1652)應邀來到北京,受到順治帝(清世祖福臨)的隆重接待。次年返藏途經代噶(今內蒙古涼城)時,清朝遣使封他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賜金冊金印,確定瞭達賴喇嘛的西藏佛教領袖的地位。在加強西藏地方與清朝中央的關系方面,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著有《西藏王臣史》。藏人尊稱他為“額巴欽波”(Lnga-pa chen-po),意為偉大的五世。

圖 佈達拉宮壁畫《達賴五世朝見順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