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後

  清咸豐帝奕詝之妃,同治、光緒兩朝實際最高統治者。那拉氏,祖居葉赫,故稱葉赫那拉。滿洲鑲藍旗人。父惠徵,曾任安徽徽甯池廣太道道員。1852年(咸豐二年),被選入宮,封蘭貴人。1854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載淳,,晉封懿妃。次年,封懿貴妃。在宮中的地位僅次於皇後鈕鈷祿氏。且因得咸豐帝寵幸,“時時批覽各省章奏”,幹預朝廷政事。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大沽炮臺,占領天津,進逼北京。她隨咸豐帝逃往熱河(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次年8月,咸豐帝病死,六歲的載淳繼位,年號祺祥。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肅順等八人奉遺詔“贊襄政務”。她和鈕鈷祿氏被尊為皇太後,徽號慈禧、慈安,俗稱分別為西太後、東太後。由於不滿八位“贊襄政務王大臣”專權,11月,她與恭親王奕䜣等貴族官僚在北京發動宮廷政變,將載垣、端華、肅順處死,其他五人革職或遣戍,改元同治,實行兩太後“垂簾聽政”,自己掌握實權。史稱“辛酉政變”或“祺祥政變”、“北京政變”。

  辛酉政變後,慈禧太後任奕䜣為議政王、軍機大臣,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依靠曾國藩、李鴻章等組織的漢族地主武裝,勾結外國侵略勢力,先後鎮壓瞭太平天國、捻軍和貴州、雲南、陜西、甘肅等地的苗民、回民起義,使清王朝的統治得到暫時穩定。在統治集團內部洋務派和頑固派的鬥爭中,她一方面采用洋務派“自強”和“求富”的方針,開辦一些新式工業,訓練海軍和陸軍以加強政權實力;另一方面,又支持頑固派對洋務派進行牽制,以加強深宮集權。1875年(同治十三年)1月,同治帝病死,無子。她立其四歲侄(亦系外甥)載湉為帝,年號光緒,繼續與東太後“垂簾聽政”。1881年(光緒七年),東太後突然死去。三年後,中法戰爭期間,她以奕䜣“萎靡因循”為由,免其一切職務,從而獨攬朝政。

  1886年,慈禧太後以辦海軍為名修葺被英法聯軍焚毀的清漪園(後改名為頤和園)。次年,改“垂簾聽政”為“訓政”。1889年,在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自己退居頤和園,實際仍操縱內政和外交大權。一些中央和地方的高官顯宦長期唯其命是從,在其周圍形成後黨集團。1894年,在中日戰爭中,她支持李鴻章避戰靜守的方針,幻想列強出面幹涉、調停,以致戰敗,與日本簽訂瞭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1898年,光緒帝在維新運動的影響下,采納瞭康有為等人的建議,實行變法。從6月11日至9月21日的一百多天中,頒佈瞭幾十條詔令,對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改革。以慈禧太後為首的頑固派對此極力反對,於9月21日發動政變,幽禁光緒帝,廢除全部維新措施,捕殺維新派譚嗣同等六人。慈禧太後宣佈重新訓政,並制造輿論,準備廢黜光緒帝,另立新君。但由於一些地方督撫和外國使臣的反對,仍保留光緒皇帝稱號,立端王載漪子溥㑺為大阿哥(皇儲)。

  當義和團運動興起時,慈禧太後下令鎮壓,但並未能遏止其勢,以至其發展遍及津、京地區。1900年初,慈禧太後不得不改變策略,改“剿”為“撫”,利用義和團的反帝愛國熱情,對外宣戰。8月,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她攜光緒帝逃往西安。再次命令鎮壓義和團,並以慶親王奕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出面求和,在1901年9月與十一國簽訂瞭空前屈辱的《辛醜條約》。此後,為緩和國內外矛盾,消弭革命,維持統治,陸續推行“新政”,主要措施包括調整官制、整頓吏治、改定刑律、編練新軍、獎勵實業、興辦學校等等。1906年又宣佈“預備立憲”。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死。她命立醇親王載灃子、年僅三歲的溥儀為帝,年號宣統。次日,病死,結束瞭對清朝長達四十七年的統治。

  

參考書目

 張爾田:《清列朝後妃傳稿·孝欽顯皇後傳》,1929年印本,山陰平氏綠櫻花館。

 濮蘭德、白克好司:《慈禧外紀》,1911年倫敦版。1914年陳冷汰、陳貽先合譯,中華書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