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高山族村社主要分佈地。位於臺灣島的東南部,北鄰花蓮縣,西及西南與高雄、屏東2縣相接,東臨太平洋,縣境以卑南溪流域為中心,包括東臺縱穀南部及臺東山脈南部以及綠島(火燒島)和大、小蘭嶼。面積3500多平方公裡,人口26萬。縣府駐臺東市。

  臺東縣土地開發在臺灣各縣中最晚,因距臺灣島西部大陸移民登陸各港較遠,又有中央山脈之阻,遲至1855年始有漢族農民入墾,清光緒元年(1875)設置卑南廳,後改臺東直隸州。日本佔據時期初改改臺東廳,後復稱卑南廳。臺灣光復後,1950年改設臺東縣。境內多高山族,全縣16鄉鎮中,有5山地鄉。

  縣境位於北回歸線南側,但因大部為山地,年均溫平地在22~23℃以上,山地則均低於此值。年降水量東部多在1500~2000毫米,西部山地多在2500毫米以上,南部大武溪上遊浸水營可達5000毫米。

  農業區集中於卑南溪下遊縱谷及濱海平原,以種植糧食作物及甘蔗、鳳梨等為主;尚無重要工業區形成,僅有規模不大的糖廠及大型鳳梨罐頭工廠。沿海魚產豐富。鐵路北通花蓮。與臺灣西部有山地公路聯系。臺東市臨海,有機帆船與19海裡外的綠島和49海裡外的蘭嶼聯系。與高雄和臺北兩市則有不定期航班。東北海濱成功鎮(新港)為新興漁港。以北的長濱鄉樟原村海濱八仙洞(仙佛洞)地方的集塊巖峭壁上,分佈有各種不同高度(海拔約30~100米)的海蝕洞穴。1968~1969年,洞內發現豐富的先陶文化和新石器文化遺物。臺灣考古學界經初步研究定名為“長濱文化”,其發現在臺灣史前文化研究上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