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五大城市之一,重要農業及蔗糖產區。位於臺灣島西南濱海平原區。西臨臺灣海峽,北界曾文溪下遊,南止二仁溪河口,北、東及東南皆鄰臺南縣境,最南隅與高雄縣接壤。面積176平方公裡,人口66萬,次於臺北、高雄、臺中3市,居第4位。轄7區。臺南市是臺灣最早形成的城市。明天啟四年(1624)起被荷蘭侵略者竊據,先後在市西岸建“熱蘭遮”和“普羅文查”兩城堡。明末(1662)年,鄭成功大軍入臺驅荷,並以臺南為開發臺灣基地。初以赤嵌(即“普羅文查”)為承天府治(稱“東都都”,鄭經時改稱“東寧”)。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統一臺灣後,改設臺灣府,後改臺灣道,皆以此為全臺政治中心。建省後,省會移設臺北府(今後北市),此地改稱臺南府,為南部中心城市。日本占據臺灣時期,改為臺南州州治。臺灣光復後為省轄市。

臺南赤嵌樓

  市區位於北緯23℃線上,年均溫逾23℃,年降水量1800毫米,雖秋冬少雨,但有良好水利設施,市郊及其近鄰地區農業發達,沿海漁場養殖尤盛,並有曬鹽業。縱貫鐵路及省第1號公路均經本市,南北高速公路則過市區東界。沿縱貫鐵路至高雄市47公裡。市西海岸舊有安平港,原為本島南部與大陸聯系主要港口,後因灘塗西伸,港道淤塞,海輪不能靠岸,逐漸衰廢。近年已另築安平新港,主要為漁業基地,有運河與市街西區相通。

  工商業較發達,但工廠多屬中小型。工業有橡膠、化學、機械、電器、金屬制品、紡織、食品等。市內有成功大學和臺灣糖業研究所。本市曾長期為閩、粵移民入臺首要口岸,人文薈萃,古跡最多,以安平古堡、鄭成功祠、赤嵌樓、舊炮臺、文廟、鹿耳門舊跡等最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