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黨廣東省委為奪取廣東政權,推翻國民黨統治,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在廣州發動的城市工農兵聯合武裝起義。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在南京和武漢發動“清共”後,中國共產黨廣東省委一直準備發動武裝起義,重建廣東革命根據地。

廣州蘇維埃政府和起義軍軍總指揮部舊址

  11月軍閥戰爭爆發,統治廣州的粵系張發奎、黃琪翔的部隊大都調到肇慶、梧州一帶對付桂系黃紹竑,廣州兵力相對空虛。26日,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召開省委常委會,決定乘機起義,並成立以張太雷為總指揮的革命軍事委員會,作為起義的總指揮機關。起義主力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官教導團、警衛團一部和廣州工人赤衛隊,另有市郊農軍配合行動。起義日期原定12月12日,後因計劃暴露,提前於11日舉行。

  12月11日凌晨3點30分,在張太雷、葉挺、惲代英等人領導下,廣州起義的槍聲打響瞭。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戰鬥,起義軍基本控制瞭市區。隨即宣告成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以蘇兆征為主席(未到任前由張太雷代理)、葉挺為工農革命軍總司令、惲代英為秘書長,並召開首次會議,通過瞭廣州一切政權歸工農兵等決議,發佈宣言和一些法令。鑒於張發奎等人調兵回援廣州,當晚起義指揮部召開軍事會議,討論作戰部署。葉挺主張及早撤往農村,但被共產國際代表牛曼否決。12日張太雷在赴前線途中,不幸中彈犧牲,起義軍喪失總指揮。13日張發奎軍在英、美、法、日等國軍艦和陸戰隊的支援下攻入廣州,殘殺起義軍民五千七百餘人。起義軍餘部一千餘人撤出廣州後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師,轉戰至海豐,參加東江地區的農民革命鬥爭;另一小部分退至粵北韶關附近後加入南昌起義南下部隊,後來上瞭井岡山。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但在城市進行瞭一次建立革命政權的大膽嘗試。(見彩圖)

1927年12月廣州起義,廣州市蘇維埃政府宣告成立(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