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第一長河。源流阿薩巴斯卡河和皮斯裡弗均發源於加拿大洛磯山泳東麓,前者向東北註入阿薩巴斯卡湖,出湖後與後者匯合成奴河,往北註入大奴湖。從大奴湖流出後,始稱馬更些河,西北流入波弗特海,河口三角洲面積12173平方公裡。從皮斯裡弗的支流芬利河源頭起算,全長4241公裡,為僅次於密西西比河的北美洲第二長河。河東曾受第四紀大陸冰川影響,缺乏較大支流,但湖泊眾多,多有水道與馬更些河相連;河西有多條源於洛磯山脈的支流貫註。包括阿薩巴斯卡湖、大奴湖、大熊湖等在內,流域面面積廣達180.5萬平方公裡。因地處高緯,氣候嚴寒,河流冰凍期很長(上遊從10月至翌年5月,下遊從9月至翌年6月)。流域內年降水量不足350毫米,水源補給以冰雪融水為主。6~7月為洪水期。中、上遊出現高水位時,下遊尚未解凍,水流因此壅塞,甚易引起泛濫。

  馬更些河本流長1706公裡,在大奴湖西端流出處,河寬近10公裡,佈有許多小島。向西北河面收縮,流速加快,至辛普森堡,河寬1.6公裡,西有含沙量很大的利亞德河匯入,與潔凈的馬更些河水呈明顯對比。辛普森堡以北,流貫於富蘭克林山與馬更些山脈之間,河谷低地寬約400多公裡。從裡格利起為下遊,雷德斯通河和基爾河切過馬更些山脈從西面流入。在諾曼堡,接納出自大熊湖的大熊河。流至諾曼韋爾斯,河谷低地寬僅50公裡,但河面加寬到6.5公裡,芒廷河從西面流入,水流湍急,形成桑索急流。好望堡以北,穿過北極圈,地勢平展,河道蜿蜓曲折,流速減緩,河中多島嶼、沙洲,有北極紅河從南面流入。進入三角洲地區,接納瞭最後一條支流皮爾河。幹流分汊,湖沼廣佈,河口年平均流量11328立方米/秒。

  流域內出產鮭魚、白魚、湖鱒等魚類和麝鼠、猞猁、貂、海貍等毛皮獸。當地印第安人多以漁獵為生,皮貨貿易在早期經濟中曾起有重要作用。水力和森林資源豐富,但尚未充分開發利用。主要礦產資源有下遊和三角洲地區的石油,大熊湖和阿薩巴斯卡湖區的鐳、鈾、大奴湖區的鉛、鋅、金。馬更些水系是聯系遍遠的加拿大北部與南部地區的重要航路,大平底船可從河口上溯到阿薩巴斯卡河的麥克默裡堡,全長2736公裡,6~10月河流解凍期貨物運轉頻繁。流域內人口稀少,主要居民點多沿河、湖分佈,較大的有耶洛奈夫(加拿大西北地區首府和產金中心)、辛普森堡(皮貨貿易中心)、諾曼韋爾斯(石油中心)和伊努維克(馬更些區行政中心)。1789年英國探險傢亞歷山大·馬更些從阿薩巴斯卡湖西的奇普懷恩堡出發,沿河北上,首次探測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