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地區轄縣,旅遊勝地。位於省境中部太行山東麓。面積2545平方公裡,人口49.1萬。縣府駐易州鎮。早在商時即為有易氏居住地區,戰國時為燕下都,名武陽,是燕的政治、經濟中心之一。漢為故安縣,隋置易縣,後為易州治,1913年複為易縣。縣境位於太行山,9/10為山地丘陵,著名山峰為狼牙山(1105米)、雲蒙山等,以無名山最高,海拔1813米。地勢險峻,有古太行八陘之一“畿南第一雄關”的紫荊關(原稱蒲陰徑),京原鐵路於此附近通過。拒馬河、北易水、中易水等各各河皆自西向東流貫。年均溫12℃,年降水量570毫米。農產以玉米、小麥、棉花為主。西部山地林、牧業較發達。礦產有煤、石灰石、金紅石。工業有化肥、煤炭、機械、水泥等。易縣多名勝古跡。城東南的燕下都遣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境有唐建的道德經幢、遼聖塔院寺塔、紫荊關、燕長城遺址、明長城及革命遺址狼牙山烈士塔等。位於永寧山麓的清西陵,為著名遊覽區。清西陵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處帝王陵寢建築群。始建於雍正八年(1730),歷時185年。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有宮殿建築千餘間,石雕建築百餘處,陵墓14座,是雍正、嘉慶、道光、光緒皇帝和皇後、妃嬪的葬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產易水硯有千餘年歷史,雕刻精細,是北方著名的“文房四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