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轄市,湖北水陸交通樞紐。中國新興水電城和旅遊城。位於省境西部,長江三峽出口,為長江上、中遊的分界處。面積330平方公裡,人口44.52萬。古稱夷陵,素有“川鄂咽喉”之稱。西元前3世紀為楚國西部要塞,明代已為川鄂間經濟重鎮。1876年辟為通商口岸後,中轉商貿繁盛。1949年以原宜昌縣商埠地區及近郊置市。市境位於鄂西山地與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境內丘崗起伏,僅中部長江北岸較平坦。長江出三峽後,折向南流,進入市區,江面展寬至2200米,為葛洲壩、西壩面小島陰隔隔,自西而東分為大江、二和三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大壩即橫跨此3水道。市區緊臨長江長岸,以舊城為中心,沿長江呈帶狀分佈,幹道多與長江平行或垂直,商業區在市中心的解放路。隨葛洲壩水利樞紐興建,宜昌成為中國大水電城及華中電網的最大能源基地。還建有紡織、機械、冶金、電子、化工、建材、食品等多種工業部門,已形成西壩、鐵路壩、伍傢崗、寶塔河、五龍等工業區。宜昌港為長江重要港口之一,從南津關到虎牙灘有大小碼頭百餘座,3000噸級客、貨輪可終年停泊。有7條公路幹線通往省內各地。1970年建成的鴉(鵲嶺)宜(昌)鐵路與焦枝鐵路相接。有民航班機至武漢、北京、廣州、長沙、鄭州等地。宜昌是長江三峽風景區的旅遊出發點。市區名勝古跡以三遊洞最著名,並有陸遊泉、天然塔、南津關、下牢溪、西陵公園、紫陽龍洞等勝跡及以葛洲壩水利樞紐大壩和庫區為主體的平湖風景區。

扼長江三峽出口的宜昌市鳥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