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重要僑鄉。位於省境東部沿海。面積2430平方公裡。人口106.58萬;其中歸僑和華僑約25萬人。唐置福唐縣,五代後唐時改名福清縣。1990年撤縣設市,並為省直轄行政單位。市境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多低山、丘陵,中有若幹山間盆地;東南部以臺地、低丘陵為主,此外有沖積—海積平原。沿海地形破碎,海岸曲折,島嶼眾多,以江陰島為最大。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少。龍江為最大河流,中、下遊有灌溉和航運之利。福清歷史上水、旱、風災嚴重。自興建東張水庫和營造防防風林帶後,農業生態環境改善很大。糧食作物以稻谷和甘薯為主,經濟作物主要為花生、油菜籽和甘蔗。工業各部門中,食品占較大比重,有全省最大的榨油廠。漁業以養殖業為主,以龍田蟶、東營花蛤著名。高等學校有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城東南有明建瑞雲塔,結構精美。海口宋建的龍江橋,全長476米,為福建省現存結構最完整的古代石梁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