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第1座鋼筋混凝土連拱壩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位於皖西大別山區霍山縣佛子嶺打魚沖口。水庫集水面積1840平方公裡,以防洪為主,控制淠河洪水,削減洪峰,減輕淮河中下遊洪水負擔,並結合蓄水灌溉,發電,改善航運,發展漁業。樞紐工程包括大壩、溢洪道、輸水鋼管及發電站4部分;於1952~1954年建成。最大壩高原為74.4米,壩頂長510米。發電站裝機7臺,共3.1萬千瓦,年發電量9350萬度。有效灌溉面積已接近33萬公頃。以灌溉水稻為主。1969年200年一遇特特大暴雨,大壩安然無恙。1983年大壩加高1.5米,最大壩高為75.9米,總庫容4.96億立方米。為配合佛子嶺水庫梯級開發,1956~1958年於其上遊建磨子潭水庫,集水面積570平方公裡,總庫容3.37億立方米。